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首廟天壇提供珍藏的繡織品於台北世界宗博館展出

大成報/劉采妮 2017.08.07 17:12
【記者劉采妮/台北報導】由台南台灣首廟天壇提供大量珍藏的繡織品,刻正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展出,該廟董監事會及所屬經文社成員一行,6日搭乘專車參加是日所舉辦開幕活動。該次展出的「繡裡乾坤-寺廟繡品的故事」,可看到台灣首廟天壇從公元1930到1990年代,桌圍、帳簾、掛幡、八仙綵,其中6件日治時期的作品,跨幅保存完整相當難得。
「繡裡乾坤-寺廟繡品的故事」活動,於即日起至10月8日在世界宗教博物館六樓特展室展出,以織繡為主題的台灣民間工藝特展,於8月6日重現臺灣首廟天壇經文社的傳統誦經祈福科儀,吸引研究台灣宗教的台、日學者注目,盛讚猶如一部快速的台灣宗教繡品藝術發展史動畫,在眼前流轉。
23位來自台南的台灣首廟天壇經文社帶來祈福演淨讚調科儀,為6日所舉辦的宗博特展活動開幕,迴向給現場貴賓並祝福展出圓滿。靈鷲山妙用法師、寶誌法師、新北市文化局長林寬裕、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校長詹景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黃翠梅、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榮譽講座教授李豐楙、日本武藏大學教授水口拓寿也一同親臨與會。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陳國寧表示,台灣早期民間工藝以供神明娛樂最為常見,相關作品多藏於寺廟、民間戲曲表演中,其中奉獻給神明的織繡品,早期寺廟多以燒化或由信眾請回處理,能保存至今極為稀少,這次特展與台灣首廟天壇、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合作,在手工繡品逐漸式微的時代,再現一針一線細密精心製作的織繡品故事,更是了解台灣民間信仰不能錯過的文化資產。
「繡裡乾坤」特展從寺廟織繡品的功能、工藝與紋飾寓意中,見證過去一甲子台灣經濟變遷及社會背景的轉換,展現台灣人對天的崇敬、地方發展及信眾賦予寺廟織繡品的文化內涵。共展出46件展品,包括44件織繡品、1本1937年經文社的《金剛經》手抄本、1個裝載織繡品的木箱匣,可看到1930到1990年代跨幅完整的桌圍、帳簾、掛幡、八仙綵,其中6件日治時期的作品保存完整,彌足珍貴。
台灣首廟天壇董事會董事長莊烱垣、副董事長徐國潤坦承,原本不知地下室灰塵滿布的大批木箱中,竟裝載了這麼多的歷史文物資產。看到數量最多的織繡品能在世界宗教博物館光鮮亮麗展出,心中無限感動。
圖一、世界宗博館以首廟天壇經文社的傳統誦經祈福科儀為該廠活動開幕演出。(劉采妮拍攝)
圖二、世界宗教博物館即日起展出「繡裡乾坤-寺廟繡品的故事」。(劉采妮拍攝)
圖三、活動現場湧進吸引研究台灣宗教的台、日學者。(劉采妮拍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