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高雄市議會議員張豐藤,以及市政府工務局局長趙建喬等各局處代表,7月28日前往義守大學,聽取「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副教授廖健森分享「魚菜藻共生系統」經驗,研商如何轉化於屋頂綠化與節能減碳市政推廣上;會後,一行人參訪研究室,如入寶地,又是拔菜又忙餵魚,彷彿置身「快樂農場」。 高雄市議員暨高雄市議會「氣候變遷小組」召集人張豐藤表示,氣候變遷議題屬於前進課題,近期尤其關注「魚菜共生系統」,除有助於屋頂綠化外,也是城市農業的議題,更牽涉食安、工業廢水處理、循環經濟等層次,為此他多方搜尋資訊,發現義大裡「有寶」,曾多次與廖健森交流討論,此次特別邀請多位市議員,以及市府工務局、經發局、農業局、社會局、衛生局等代表同來取經。 高市工務局長趙建喬亦指出,藉由學校研究成果,將能帶給市政單位更多參考,讓決策更具前瞻性;義大校長蕭介夫,同時也是農業循環經濟專家,致詞時表示,義大裡還有許多「寶」,近年來在國際交流、區域合作與學用合一表現出色,歡迎各方多多合作。 不只是「魚菜共生」,廖健森的研究加入了另一個相生元素「藻」,指出高效率「魚菜藻共生」不需要另外添購魚飼料,完全符合循環經濟概念,更是一門質能轉化的藝術,很開心過去在農業和微生物研究經驗,如今融為一體,更慶幸這10年在義大,獲得校方與院系所大力支持,讓他得以在研究室養魚種菜。 廖健森與學生參與研發的「魚菜藻共生系統」,相較於市面上「魚菜共生」系統更為專業完整,他首先提問:「養多少魚配多少菜剛剛好?」、「只靠魚的排泄物足夠養活蔬菜嗎?」、「哪個季節適合種哪些菜呢?」、「颱風天來了,應當如何處理以減低損耗率?」、「加入藻類作為飼料的可能性」等,再就「光、魚、菜、菌、水、循環設備、水耕植栽方式」各層面提出發現心得。 他強調,許多人往往忽略的重要細節:「我們種出來的菜,食用上安全嗎?」,「植物內如果硝酸鹽濃度過高,對人體是否有害?」就此,廖健森實驗室已申請通過「生物炭過濾」設備專利,有助於吸附水中過量的養分,讓水耕蔬菜食用起來更安心。 廖健森表示,建議市政推廣可從較簡易的「魚菜共生系統」入手,但他很樂意在專業上提出協助,例如硝化菌篩選、水的pH值控制、溫度監控、魚菜類選擇,或循環系統搭建的環境設計等,最後並改編徐志摩名句,以「我們在這裡,許地球一個永續無毒的未來」,期待產官學能攜手共創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