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假 國慶晚會 張友驊

詩人節詩文賞析 4種語言跨族群交流

客家電視台/ 2017.05.28 00:00

【劉玟惠 范綱儀 台北】

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屈原的日子,所以又被稱為詩人節,國立台灣文學館齊東詩社,為了讓民眾感受到不同語言的詩之美,27日就邀請客語、原住民語、華語和河洛話,四種語言的詩人,朗誦自己的詩,呈現跨越族群的多音交響。

跌閉一個老車頭,跌閉一間伯公廟,跌閉日昇月恆樓 ,跌閉了舊街道。

有感於家鄉台中東勢在921地震後街道樣貌逐漸改變,客籍詩人張芳慈寫下「該一日我轉來東勢」,詩句希望能留住印象中的家鄉風景。

天公哪落水喔,戴頂笠嬤行到坑水邊,魚仔在水肚泅來又泅去。

改編自天公落水的歌詞,描述過去白色恐怖時期,丈夫莫名被帶走,等待丈夫回家的女人心聲,以及「心念白冷圳」,對於新社的白冷圳,雖然為當地帶來經濟利益,卻也同時是象徵殖民的歷史地景。

客籍詩人 張芳慈:「那都是我們的汗水、血水,所以就是說我們在享受這些,目前我們豐衣足食,其實這個豐衣足食,是一個時代一個時代打拚過來的。」

各族群的詩人一方面朗讀,一方面分享創作的初衷,像是原住民族部落文化傳承等,促進跨族群間的交流。

台灣文學館副館長 蕭淑貞:「透過不同族群跨語言的一個交流,讓多音交響,在這裡能夠聽到美麗的聲音、豐富的韻律。」

除了慶祝端午的詩人節活動,在新北市教書多年的張芳慈,有感於故鄉客家文化流失的速度太快,她也預告9月將回東勢,教導國高中生客家詩、詞曲的創作等,希望培養出更多傳承客家文化的新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