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菁煤竹馬,溪手憶桐年」大學志工 記錄菁桐煤礦起源與興衰

中央社/ 2017.05.01 00:00
「菁煤竹馬,溪手憶桐年」大學志工

記錄菁桐煤礦起源與興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70501 16:41:15)真理大學觀光數位知識資訊志工團隊前往菁桐,主要目的是對煤礦方面的參訪,進而讓同學們對煤礦有更多的了解,藉由這次的參訪協助導覽的高老師,讓大家知道台灣的歷史、煤礦的由來、與先人留下的種種事蹟。

高老師講解許多有關煤礦方面的知識,像是「選洗煤廠」,是位於菁桐車站北方的山坡上,建於大正10年(1921年),早期為簡易建築,它是處理石底地區所採集煤礦的主要設施,藉由台車運送礦坑內挖出的煤,經車間降煤、篩選、搬運、水洗等過程,將之分離出石塊、屑粉跟煤塊,而選洗出的煤塊再依照不同的大小、比重分級,最後取得品質一致的煤。

一整天下來,在菁桐看到許多跟台灣建築很不一樣的日式建築,「北海道民宿」的位置在菁桐火車站往下走的一個小山谷中,「北海道民宿」是當時煤礦場高級的日籍職員興建的住家。雖然並不是受保護的古蹟,而且已經成為了私人的出租的民宿,由於建築物維持的狀況良好,仍然保留著日式木頭構造,所以光是門口就很有日本的風味。到了午餐時間,吃的是當地的礦坑便當,志工們走了很久都餓了,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下午志工們馬不停蹄的繼續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選洗煤廠」,在選洗煤廠得建築上面,已經結合成一家咖啡廳,老闆人很好,跟我們聊了很多菁桐的歷史,說了很多他與煤礦的故事,從當地居民口中聽到的一手資料是最有信服力的。

在那之後,志工團隊馬上動身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石底大斜坑」,到了山頂高老師開始向大夥兒解釋「石底大斜坑」,映入眼簾的是日據時代遺留的礦坑遺跡,歷史走過的每一步都反映在遺跡之上,綠綠的青苔和此起彼落的昆蟲聲是大自然最美的一幅畫,高老師向我們說著:大斜坑的目的是將原石底一、二、三坑及五坑所產煤礦集中自本坑口運出,並連結洗選煤場,可以簡化坑外運輸節省很多人工 ,但當大斜坑開通,原已開採的礦坑所有進出都經此管制,所以之前的礦坑除了作為進氣或排氣坑外,已經沒有出煤的功能,於是有計畫大規模的設施或建築就集中在大斜坑口附近。

在現今方便的社會,各種能源資源不斷湧現,而煤礦所需量越來越少,但是有些廠商還是使用到煤礦,我們應該飲水思源的感謝大自然給我們這麼重要的資源,讓我們後輩能充分了解美麗又神秘的菁桐煤礦,真理大學的資訊志工們又學習到令人讚嘆的一課,我們應該保留煤礦的神秘並傳承下去。

訊息來源:真理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2697.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