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彥鎮長表示,利衛疆老師以戲台作品展現升斗小民生活的片段,非常純真自然,尤其當白髮蒼蒼的老人拿著手機紀錄戲台上人影的畫面,傳統與現代交融,意境深遠,讓他想起小時候地方上最盛大的事就是神明生日,有歌仔戲、布袋戲可看,小朋友們都特別興奮,擠在人潮裡面看戲的情景彷彿歷歷在目。
利衛疆表示,兒時外祖父家附近大廟,每逢廟慶總有戲班來表演,老人家會要兒孫輩幫他搬藤椅到廟口看歌仔戲,然後給大家幾塊錢買糖吃,買了糖和友伴們戲台前、戲台下穿梭嬉戲,台上的戲碼是甚麼好像不是很重要,只記得戲台前人山人海、攤販林立,家家戶戶忙著辦桌招待親友,對民國六○年代的小孩來說,那是一年中除了過年之外最開心的時刻,也是他對鄉戲最早的印象。
曾幾何時廟會文化悄悄的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當他開始接觸相機,走向紀實攝影之路時,卻發現戲班早因為無戲可演紛紛解散,只剩下少數幾團因進軍電視圈存活下來,當年的盛況已不復見,即使偶遇酬神的野台戲,佇立棚下想記錄些許影像,也往往因為肖像權的問題而作罷。
2015年底,利衛疆恰好到浙江麗水一探婺劇面貌,所見的影像,勾起他不少兒時記憶。尤其當他幕前幕後、台上台下往來穿梭,透過觀景窗看著男女老少隨劇情或喜或悲,或怒或笑時,時光彷彿回到從前,於是,無須思考,不用構圖,他幾乎是在拍攝內心的自己。
利衛疆說,投入攝影20年,就在50歲時興起開展出書的念頭,推出「台上台下」系列作品,是最接近他內心的一部戲,也算是給自己這麼多年的執著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