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天氣冷當心!腦中風每6名患者就有1名是心房顫動引起

台灣好新聞/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2017.03.03 00:00
強烈大陸冷氣團報到,全台急凍,雖然明天起冷空氣減弱,氣溫回升,但日夜溫差大讓醫生憂心忡忡,因為心血管急重症患者明顯增加。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助理教授詹益欣醫師表示,最近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患者增加三至四成,其中不少患者被送至急診後,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為心房顫動。

詹益欣指出,心房顫動症狀不明顯,致使心房顫動患者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延遲了2.6年,多數患者往往因血栓流至腦部引發缺血性腦中風,才發現自己是心房顫動患者,其引發腦中風風險的機率是常人的五倍,約每6名腦中風患者中就有1名為心房顫動所引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詹益欣醫師呼籲心房顫動患者應按時服用新型抗凝血藥物降低中風風險,最新研究發表顯示新型抗凝血藥物劑與傳統抗凝血藥物相比降低腎損傷及胃腸道出血風險等。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兼教授郭啟泰醫師表示,林口長庚內科部分析1996-2013年健保資料庫顯示,18年來共新增30萬4252名心房顫動患者,平均每2小時就增加1人。

值得注意的是,心房顫動患者多但持續規律用藥的比率卻偏低,郭啟泰指出,這與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服用上具許多限制有關,除藥物起始作用慢,患者還必需定期回診監測血液,加上服藥時易與含維他命K的食物及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出血副作用高,高達五成以上心房顫動患者無法妥善服用藥物,降低藥物預防效果。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兼教授級主治醫師郭啟泰提醒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心房顫動患者應注意保暖並按時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

所幸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問世,大幅改善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治療限制,藥物起始作用快、不須定期監測、與其他藥物及食物交互作用情形低,使心房顫動患者生活便利性大幅提升,有助於提高藥物順從性。

詹益欣補充道,進一步分析健保資料庫顯示,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與傳統抗凝血藥物(wafarin)相比,使用dabigatran,顯著降低38%缺血性中風發生、住院性大出血發生率降低42%、顱內出血發生率減少56%、死亡率降低55%,且無論有無慢性腎臟病病史,使用dabigatran,皆能降低急性腎損傷機率約四成。

此外,不同的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出血風險也有所不同,從去(2016)年發表的研究顯示,比較dabigatran與其他新型抗凝血藥物,在降低同等血栓性腦中風風險情況下,以台灣經驗來看,其他新型抗凝血藥物增加60%胃腸道出血風險;以美國經驗而論,其他新型抗凝血藥物增加65%顱內出血風險、40%的胃腸道出血和48%的顱外出血事件風險以及年齡在75歲以上患者的死亡風險,與其他新型抗凝血藥物相比,dabigatran安全性較高。

詹益欣說,以往使用抗凝血藥物總擔心,遇到緊急手術或嚴重出血無法即時回覆凝血功能,將提高患者用藥風險,所幸現今已有反轉劑問世,可在數分鐘內反轉抗凝血藥物凝血功能,該反轉劑(idarucizumab)為dabigatran專一性反轉劑,台灣預計本月取得適應症,為心房顫動患者帶來福音。

郭啟泰呼籲,心房顫動為心血管重症高風險因子,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建議中老年人應定期接受檢查,預防腦中風發生,同時提醒心房顫動患者在寒流來襲或季節交替時,除按時服藥外更應注意保暖,降低發生中風風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