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空中人工增雨 最高紀錄1年上百次

中央社/ 2017.02.24 00:00
(中央社黃麗芸台北24日電)水情吃緊,今年首度啟動空中人工增雨作業,施作1次約要價新台幣30萬元。不過,台灣很早就有缺水危機,民國40年起就曾啟用空中人工增雨,且69年還曾啟動多達109架次紀錄。

每逢乾旱時,「人造雨」一詞就會浮現,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明,由於人不可能造雨,利用科學方式求雨只是「催化」動作,所以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推動應正名為「人工增雨」,較貼近事實。

王藝峰表示,有雲不代表一定會降雨,人工增雨是透過將催化劑加進雲中,使原本自然降雨的量再增加的「種雲」動作,可分為從空中或在地面上施作。

他說,雲內溫度低於攝氏0度,稱為冷雲,可透過灑下人工冰晶或碘化銀催化劑方式,增加降雨量;若是雲內溫度高於攝氏0度者,則為暖雲,雲中存在許多細小水滴,只要噴灑大量小水滴,即可激發降雨過程。

王藝峰提到,台灣旱象發生頻率週期,通常約為北部10年、南部5至8年,且每年的11月到隔年4月底為枯水期,缺水問題不時浮現,早年起就開始執行人工增雨,後來隨著科技進步,水利署也啟動水情監測作業及調控,以降低缺水風險。

但人工增雨也不見得都會成功,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林博雄指出,人類並無呼風喚雨、改造天氣的本領,必須要找對的時間,也就是即將快要下雨的天氣進行科學觸發才行,但也只能針對1、2朵雲的範圍進行,所以也不需憂心人工增雨反造成水患問題。

林博雄表示,早期多利用碘化銀作為催化劑,但其內含銀的金屬成份,若使用量多則不理想,因此自98年起就建議水利署改換用氯化鉀及氯化鈣替換使用。

此外,空中人工增雨又較地面施作為佳,林博雄說,前者施作1次約要價新台幣30萬元,後者單次則不到1萬元,但效果也差很多,若以換算水價來看,仍舊相當值得,但因飛機調派及航務上的實務困難較多,所以通常用在較緊急時機。

他指出,空中人工增雨最早可追溯自40年起,當年就進行22架次的作業;隨後又以69年夏季的109架次創下高紀錄,研判為政策因素影響較多;80年有8架次、91年有24架次、100年為2架次;104年嚴重旱災則啟動24次空中人工造雨。

有別國內環境差異,林博雄舉例說,像是美國加州就利用冬季在高山進行人工造雪,等到春天氣溫回暖,冰雪就會融化為水,但台灣除氣溫因素外,春夏有梅雨及颱風雨量,所以不需施行此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