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29 告五人演唱會 妙天

專欄/海倫清桃,令人想逃

蕃論戰/KSH/專欄 2017.01.23 00:00
當前翻閱手機網路或其他媒體的新聞,可發現幾乎已是以「趣聞」為主,彷彿在觀賞奇怪的綜藝節目,像是XXX出入OOO的家中過夜,或是XXX與OOO交往中。缺乏內涵與素質,「廢文」的「廢聞」不在少數,一些人士如今都練成了以玩笑心情對待新聞的態度。如海倫清桃雖是美麗的藝人,但報導太多她的私人新聞,對社會與個人身心沒有多大助益,即使漂亮如她,仍是令人想逃。相對於政治、經濟題材而言,娛樂新聞確實帶給人們更多的輕鬆與休閒,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消遣。也許是因為其消遣的特質,新聞的報導目前廣泛地存在著不夠嚴肅的態度,而帶有大量的娛樂取向。因新聞失實或報導方式不當失言而引起的一波又一波新聞官司,或揚言要打的官司,已經不成為「新聞」。 因而現階段新聞媒體履行社會責任時,暴露出許多問題,如: 1、虛假新聞的層出不窮 真實客觀是新聞的原則,也是新聞組織的基礎。可近年來虛假新聞卻層出不窮,少數新聞人員捕風捉影傳播真假不明的小道消息,不經求證,隨便轉載網路的不實資訊。這些不負責任的做法,使虛假報導蔓延,給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政府形象、擾亂了新聞秩序,給新聞傳播也帶來了公信力的質疑和挑戰。 2、新聞品質下降,內容低俗、缺少人文關懷 首先,部分新聞品質下降,片面追求利益和收視率,一味迎合某些大眾媚俗的低層次趣味,不斷報導情殺、犯罪、醜聞甚至是色情暴力的新聞內容。其次,傳播一些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相悖的價值觀,比如個別富二代、官二代違法後用錢和勢解決問題的炫富報導,還有對相親節目裡一些拜金女的言論報導,這些被不斷宣傳的片面人生觀價值觀,對當代青年人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汙染了社會風氣。還有,在媒體競爭激烈的今天,一些媒體人員為了能搶到新聞,忽視了新聞傳播過程中對被採訪者和大眾的人文關懷。因為搶新聞不去救人、為了新聞漠視被訪者尊嚴的事情時有發生。新聞傳播活動與人文精神是相契合的,要從文化的角度肯定人的主體性。 3、對反面事件過度關注,對大事件卻缺少深入報導 「壞消息才是好新聞」,成為以營利為目的的部分媒體所信奉的新聞價值標準,越是反常的、負面的、駭人聽聞的事情才越有新聞價值,於是犯罪、醜聞、動亂……等陰暗面被大肆渲染。例如海倫清桃婚姻事件連環爆,某些媒體甚至推測會不會有下一位小王?媒體的反面示範和「推波助瀾」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示範作用。相反的,媒體對一些重大事件的報導,卻存在著簡單化、機械化現象,不能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傳播資訊,雖然有系列報導的「形」,卻缺少系列報導的「質」。 社會上存在著大量的新聞素材,新聞報導不可能是「有聞必報」,而是有一個取捨的過程。作為媒體的把關人必須將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根植於自己的精神,忠實、公正的層層把關和監督。社會責任的實現,離不開新聞人員職業道德的提高,要加強自律精神,必須明確自己是在為大眾利益工作,是在為社會作貢獻。不用色情及暴力來符合某些人的低級趣味,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目標,傳播真實的、完整的、科學的、公正的、符合倫理道德的主流內容,負擔輿論引導、協調社會和文化傳承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新聞媒體在行使權利的同時,一定要履行義務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不能被經濟利益綁架,應以社會利益為重。多做有品味的內容,而不是奉行娛樂至高,不借助網路紅人一味炒作,不對負面新聞做過於仔細的報導。從選題材到形式內容都嚴格要求,不斷提高自我規範意識,改進經營模式。 民眾除了跟著媒體的鏡頭去了解新聞事件,亦要從另一方面、另一角度去獲知資訊,以作出自己獨立的判斷。 先前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在臉書上貼出一則Line訊息截圖,內容提到總統府會在反對年金改革陳抗時放機槍,「太激烈不排除開槍」,並放上黃重諺在記者會中說明憲兵用槍時機的電視新聞截圖,提到「非以開槍不能阻止維安狀況的話」。這則假訊息立刻在軍公教及高齡者的Line群組中瘋傳。自從社群軟體蓬勃發展後,假新聞已經是各國的頭痛問題,也並非臺灣才有的現象,對於媒體及有心人士蓄意傳播,政府必需加以管控遏止歪風,提高民眾的判斷力也是重要的工作,政府有必要維護民眾獲得正確資訊的權利,讓民眾摒棄不實報導的媒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