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通識教育典範傳承專家焦點座談會 大葉大學葉釋仁副校長分享德國師徒制教育經驗

中央社/ 2017.01.20 00:00
通識教育典範傳承專家焦點座談會 大葉大學葉釋仁副校長分享德國師徒制教育經驗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70120 10:58:29)大葉大學早在民國79年創校時便延用「德國師徒制」(Meister/Lehrlingssystem)典範教育理念,是全國最早以德國高等教育作為標竿學習對象的大學,並以建立一所「理論與實務並重」、「人文與科技整合」、「師徒傳承」與「產學合作」的德國式工業大學為辦學特色。通識教育中心特別舉辦「通識教育典範傳成專家焦點座談會」,邀請大葉大學副校長葉釋仁分享「德國師徒制的轉化與全人教育」。

葉釋仁副校長強調,德國師徒制與「工匠精神」的培育息息相關,工匠精神包括:專業、情感、負責三個要素。「專業」是指在某一專業或技術方面具備專精水準;「情感」是從事每項專業時,如同創作一件令人感動的作品般,融入熱情、關懷、愛心等情感元素;「負責」則是德國工藝品多有「工匠」落款,代表作品的水平與品質保證,同時也是企業充分負責的表現。深化的「工匠精神」成就了「德國製造」的優質品牌形象,使這國家長期受到國際間的信賴與尊重。

葉釋仁副校長指出,德國師徒制的歷史背景可追溯至歐洲中世紀時,推動手工藝的行會組織除了有對行業的商業行為規範與互相資助等功能外,也在培訓這些工匠的技術,讓產品擁有一定品質保證。德國師徒制可視為一個全人教育涵養的歷程。整個學程不僅是專業的學習,也包括住宿生活的人格薰陶,在耳濡目染中陶塑學徒態度,接受尊師重道、做人處事原則、敬業精神、服從性與忠誠度等品格的陶冶。就在長時間、「做中學」、「學中做」的歷程中,以全人教育對學徒進行資質化培養。

葉副校長說,二次大戰後,德國在學校教育更注重理論與實務並重,技職教育結合師徒制發展成為「雙元制」(或譯為雙軌制),學生一方面在學校有理論性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在產業有實際操作經驗,由學校跟產業以產學合作模式形成雙元教育。其中,德國南部的巴登‧符騰堡邦(Baden-Württemberg),有賓士汽車、保時捷汽車,以及他曾服務的ZF Friedrichshafen AG公司等為數不少的重要工業,這些產業需要高技術人才,也對傳承師徒制特別重視。

葉副校長同時分享自身在德國的學習經驗,以一門工程圖學課程為例,該課程需完成跟產業界合作繪製實作的專案,需定期到該公司報告設計進度,接受大師級的師傅指導,課程結束後,還舉辦成果展,將學生作品在合作公司展示。又以熱力學必修科目為例,學習評量方式包括理論性紙本測驗上的成績,以及透過晤談口試方式表達出來。

葉釋仁副校長進一步說,為落實「理論與實務並重」與「學用合一」的人才培育理念,大葉大學常組成跨院系師徒合作專案,例如:2016年舉辦「SMART BIKE國際交流設計工作營」,台、德師生歷經10天混合編組與跨文化溝通,充分發揮團隊精神聯手設計出自行車產業相關商品;2016年更囊括電動車組動態競賽第一名、省油車組動態競賽第一名、車輛製作第一名「三冠王」殊榮。在師徒精神的孕育下,學生學習表現屢獲國際比賽獎項,包括:德國iF設計大獎、德國紅點設計獎Red dot等。校友方面也有傑出的表現,並常受邀返校和學弟妹分享他們的經驗與學思歷程。例如造形藝術系畢業的傑出校友黃薇,在英國倫敦自創個人服裝設計品牌「JAMIE WEI HUANG」,作品不僅受到國際巨星Lady Gaga青睞,還受邀為臺中國家歌劇院設計制服。

葉副校長表示,學校多年來一直轉化師徒制理念,並積極追求教學卓越以落實之。「師徒制」的「師」即教學卓越的「教」;「徒」即教學卓越的「學」。在校期間有學長帶學弟,是師徒表現的另一個重要面向。畢業後校友亦發展成一社群網絡,形成互助的力量。就在這樣體制下,產生了師徒間的倫理傳統,並藉由各種方式將經驗代代傳承下去。

通識中心主任宋秀娟補充說,大葉大學多年來轉化師徒制的理念,積極推動「一生五導」計畫、產學共構就業學程、產學合作計畫、學生全職實習方案、鼓勵專業證照取得,以及引導師生參與各類國內外競賽,提供學生多元學習資源,強化就業能力。「一生五導」即每位學生從新生入學開始,便有五種導師資源的輔導機制,包括:班級導師、師徒導師、書院導師、業界導師、校友導師等資源,提供學生全方位輔導網路。

訊息來源:大葉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7834.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