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國民黨的當務之急是訴求平反,不是鬼扯!

美麗島電子報/陳敏鳳 2016.12.15 00:00
文章摘要:國民黨的內亂對於復興之路有著非常嚴重的阻礙,黨中央跟黨團立委明顯分裂,黨中央跟主流民意嚴重脫節,立院黨團欠缺正確策略,如果無法有效整合,最後左手拉右手,左腳絆右腳,永遠成為在野黨,恭喜了! 繼日本核災食品進口及一例一休後,國民黨又丟出修改公投法,甚至一向反對的領土公投,也成為國民黨的玩具。有人認為反正國民黨也都選輸了,沒有更慘了,過去民進黨這樣玩,國民黨也東施效顰,想要如法炮製,四年後奪回政權。國民黨有事嗎?這應該是一場痴人說夢。

民進黨過去的復興之路,是看對了病症,投對了藥,過去被批評是走台獨路線,容易讓台灣成為麻煩製造者,動搖兩岸的安穩,因此,兩岸關係一直是民進黨的罩門,2012年及2016年都看到民進黨的修正。蔡英文在2012年對於兩岸的中間路線,似乎仍然猶抱琵琶半遮面,直到2016年進行鋪排,在宣布參選當日,暗渡了中華民國總統的用語,從此打開被套上台獨路線的枷鎖,走向中間,這並不是容易的事。

這樣的動作包括了判斷問題,判斷黨內外情勢,尤其是獨派的反彈力道如何、尋求解決方法、以及尋求民意回應及最佳時間點等等。

但國民黨在操作這些議題時,完全毫無邏輯、毫無策略,簡直可謂鬼打牆,這也許暫時將了民進黨一軍,製造了民進黨執政的躁音,但國民黨有沒有想過,在面對選民時,該擺那一張臉呢?反一例一休?還是兩例?主張領土公投還是不要?自己的支持者會同意嗎?

首先,這顯示國民黨根本不肯面對敗選的真正原因,找一些有的沒有的理由,反對一例一休是因為選輸了所以要改正錯誤,這回領土公投可能也是找這些理由,事實上,兩岸是國民黨優勢,到目前為止都還是,如果沒有兩岸的優勢,國民黨可能輸的更慘,國民黨的敗因是馬英九的無能,並不是若干個別政策。

以一例一休說,這是目前社會最大公約數,但國民黨偏偏一反選前一例一休的主張,主張兩例這種毫無市場,又跟國民黨基本價值無限衝突的主張,導致成為這次時力和民進黨互爭之下的邊緣政黨,國民黨消失在所有的新聞版面上,就不知道國民黨策略是如此之爛?

民進黨新系大老吳乃仁曾有句名言,如果暫時做不了老大,一定要確保老二的位子,伺機而動。這不是一語道破,民進黨長期以來是穩坐老二位子,才攀上老大的位子嗎?

國民黨對於民意支持度高的政策如一例一休,就該堅持自己選前選後立場,這樣不但可以凸顯國民黨的穩定性,也可以要求選民給予平反。

「平反」兩個字才是國民黨現在要訴求選民和支持者的,一例一休可以說明當時國民黨的政策是對的,才獲得民進黨執政之後的跟進,可是國民黨卻選擇該得分卻無法得分的說法,反覆之間自失立場。

有些國民黨人說民進黨也髮夾彎也自失立場,那國民黨呢?國民黨此時此刻更不該跟民進黨一樣,成為髮夾彎,成為政策反覆者。民進黨有執政的考量,調整政策有其執政的必然及回收,但國民黨從對的政策調整到錯誤政策,所為何來?只有一個「蠢」可以形容,春天下面的一雙蟲。政黨輪替之下,國民黨何必使命弘遠,不管是在野還是執政,硬是包辦春天兩條蟲?

領土公投向來是民進黨內的內憂,其實民進黨大多數人現在已經並不主張要領土公投或者走台獨路線,只是應付一些習慣把台獨拿來當神主牌的人,也逗逗國民黨。民進黨早已經不是什麼台獨政黨,看到國民黨或者共產黨每每把民進黨全黨講成台獨基本教義派,有時不得不讓人發笑。西施再美也有垂暮之時,廉頗老矣,後繼無力,誰還有精力搞台獨,若有,也不至於讓時代力量整盤端走。

只是可笑的國民黨,完全看錯這點,當然對於向來打神主牌的民進黨是有衝擊,但衝擊就是啞口無言而已,最後一定還是會狠狠殺球,這顆動搖國本的球,民進黨勢必不能接,尷尬、糗都是一時的。

但國民黨這一球有沒有想過是可能回過頭打自己的,別以為基層支持者都能理解你們這些立院黨團在玩權謀,因為國民黨向來不是好手,基層支持者甚至覺得不該玩權謀。

最要命是,選舉到了,國民黨會被選民質疑跟民進黨一樣髮夾彎,民進黨是已經執政在手,國民黨要靠什麼?無非就身家清白,被選民冤枉了,要求平反,選民或者在同情心下,支持一票,如果跟民進黨一樣玩髮夾,沒有夾到別人,可能先被夾死了。

而一向因為反台獨而支持國民黨的對岸,一看國民黨也不是什麼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死忠者,跟民進黨沒兩樣,為何對岸要死守望夫石?這種兩岸的危險遊戲,凸顯國民黨的無告,共產黨沒選舉,看事就一板一眼,才看不穿民進黨的假台獨,國民黨這樣玩,共產黨可能也看穿國民黨的假統一,民共之間或許是個新契機,國民黨到底懂或不懂?

其次,國民黨的內亂對於復興之路有著非常嚴重的阻礙,黨中央跟黨團立委明顯分裂,黨中央跟主流民意嚴重脫節,立院黨團欠缺正確策略,如果無法有效整合,最後左手拉右手,左腳絆右腳,永遠成為在野黨,恭喜了!

【圖片為資料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