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畫40年水珠 金昌烈自我療癒人生

民生@報/陳小凌 2016.12.11 00:00
【文/陳小凌】大自然中最常發生的雨水,透過韓國畫家金昌烈的觀察和感悟,水珠透明閃耀,稍縱即逝,畫筆下的純淨珠淚,對畫家來說,是慰藉,是自我療癒,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尋求寧靜、寬恕、反思,而不忘卻。

金昌烈的水珠與他本身所面臨的生命、戰爭、貧困、愛與痛苦息息相關。處於日本殖民、朝鮮戰爭時代,社會文化與政治歷史的動盪傷痕,促使金昌烈積極加入當代藝術運動。1960年代,金昌烈毅然遠離自己的家鄉,短暫旅居紐約,1970年代移居巴黎。

某個寧靜早晨,陽光斜照在昨夜噴上水的油畫布,水珠閃爍發光耀動眼前,當下的美麗怦然開啟了金昌烈的水珠創作。「我的水珠畫作,是在我的人生體驗與造型體驗的相遇下完成的。」每一顆晶透無雜質的水珠,都是洗滌淨化後的最初,空無純粹的再現,最初的水滴也是最終的依歸。金昌烈在巴黎創作40年如一日–畫水珠。2004年,受邀於法國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Jeu de Paume)邀請展展出,並獲頒法國藝術文化勳章中最高等的司令勳章。

他反覆畫著水珠,試圖抹去那層層的傷痛,尋求絕對的透明度、絕對的消逝,直至感到一種虛無的心靈狀態,「畫水珠的過程,像是溶解所有雜質,讓水珠回到一種『無』的純淨狀態。當所有憤怒、焦慮和恐懼達到這瞬間,我們便會感到平和與舒適」。

水珠不均勻的灑落在或光滑或粗糙的帆布上,彷彿要滾下或被吸收卻浮在畫布上,又似被地心引力拉出了表面,光線從側面照射過來,輕輕投影掠過孤立的水珠,剔透晶瑩立體。

1990年代,他也在木板上、Le Monde新聞報紙上繪製水珠,積極地探究新媒材與技法。另一方面也創作了數件雕塑作品,使用鐵、青銅或石塊製作基底,以玻璃製作水珠部分,持續地探討與水有關的多元美學價值。

2008年回到韓國首爾,「達摩祖師面璧九年得道,而我畫了40幾年的水珠,雖不能悟到達摩的境界,卻也賺到了一個美術館。」2016年9月 ,金昌烈美術館於濟州島開幕。他的水珠世界,有溫暖的陽光、微涼的輕風、凜冽的空氣;有溫柔的絮語、激勵的文字、諧和的樂音;彷如晨露、雨滴,每一個凝結的瞬間,都是老天爺的眼淚。金昌烈個展17日起台北形而上畫廊,邀請您一同前來尋找「水珠的痕跡」,最純粹的感動。

圖說:金昌烈的水珠畫作。形而上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