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近期重新開始買超鴻海 (2317-TW),甚至單日買超還一度超過 4 萬張,也推升鴻海股價持續墊高,似乎又有重新挑戰填權息的機會,不過鴻海公布 11 月營收,再度未能突破 5000 億元大關,低於去年同期水準,顯示今年營運恐將首度出現負成長,也讓鴻海的填權息之路再冒黑星。法人指出,蘋果 (AAPL-US)iPhone 7 在主要對手三星出包的狀況下,卻未能順勢接收其市場,也讓蘋概股受到衝擊,其中 iPhone 主要組裝廠鴻海也直接受到衝擊,除了競爭對手增加外,iPhone 7 銷量不如預期,也讓原本近 2 年第 4 季單月營收都有 5000 億元以上的成績,今年卻未能見到。原本市場預期,在此波台股走揚之際,外資之所以在最後才重新加碼鴻海,其中一個最大的關鍵,就是因為鴻海股價位階較低,再加上鴻海營收都會在第 4 季出現甩尾,因此外資買盤也提前卡位,不過如今從 10 月及 11 月的鴻海營收來看,都未能站上 5000 億元大關,再加上 12 月根據往例,也多會低於 11 月,因此今年鴻海全年營收恐將出現負成長。不過法人指出,鴻海近年的發展動作,顯示鴻海積極增加多元布局,也才會繼吃下夏普 (6753-JP) 後,又與軟銀 (9984-JP) 接連到印度及美國投資,這些擴展動作如果見到成效,將有機會成為鴻海未來營運成長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