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心臟病患可進補嗎?常見3大迷思,醫師解惑…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6.11.10 00:00

東北季風報到,氣溫驟降,與上週炎熱的氣候呈現明顯差異,時序入冬,許多民眾不禁想問:「心臟病患可以進補嗎?」,醫師指出,患有心血管疾病民眾,不宜過度進補,特別是要避免高鈉重鹹的鍋物料理,以及會影響抗凝血藥物效果的食材,因為這些隱形殺手,都會增加心臟疾病惡化的風險,千萬不可小覷。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心臟內科嚴元鴻醫師表示,進入11月之後,天氣開始變化,緊接著而來的冬季,一旦冷氣團來襲,氣溫急遽下降,心肌梗塞的機率便顯著增加,特別是心臟病常來得無聲無息,若未及時發現就醫,很容易增加死亡風險。

天氣冷颼颼 冠心病別輕忽

身體本身就會因為環境溫度產生對應的血管舒張或收縮,進入冬季之後,從溫暖的室內走到寒冷的戶外時,更應多加注意,防止血管收縮導致周邊的阻力上升,增加心臟的負荷,如果同時又產生冠狀動脈狹窄,心臟得不到需要的氧氣,就會產生心絞痛的症狀。

而強烈的血管急遽收縮,更可能會讓原本就狹窄的冠狀動脈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塊破裂,產生超急性的血栓反應與血管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與心肌壞死,會危及家中長者的生命安全。

醫師提醒,心臟病友進補一定要注意,避免高鈉重鹹的鍋物料理。

心臟病患常見3迷思

嚴元鴻醫師強調,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的015年國人主要死因統計結果,在5歲以上人口之中,心臟疾病約佔總死亡率1成,僅次於惡性腫瘤,對許多家庭來說,家人無預警的心臟病猝死,常令人措手不及。要避免心臟病引發猝死危機,有以下3個常見迷思需要釐清:

迷思1:心臟病患可以進補嗎?

嚴元鴻醫師解釋: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人,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抽菸等,不適合吃油膩、動物脂肪多、膽固醇高的補品,而大量進補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唯有飲食清淡才是上策。

特別是有心臟病的患者,需服用抗凝血劑,或是抗血小板藥物,若進補食物中,含有丹蔘、當歸等活血藥膳,或是攝取富含維他命K的食材,如十字花科蔬菜、深綠色蔬菜等,則容易產生食物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藥物效果,增加出血與心臟疾病風險,千萬不可小覷。

迷思2:沒有家族史,不會得心臟病?

嚴元鴻醫師解釋:冠心病是一種多因子疾病,目前所知除了家族史外,還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抽菸習慣者,遺傳並非單一因素,就算一對同住的父子皆罹患冠心病,也無法斷定是遺傳引起,有可能是類似的生活型態、飲食習慣,讓同住的父子都患有冠心病。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家人在40歲以前就罹患冠心病,就很有可能是「早發性冠心病」,其受到生活、飲食習慣的影響較小,遺傳、體質的因素較大,若有此類家族史就要更加當心。

嚴元鴻醫師(如圖)強調,裝心導管支架的病友,飲食無節制,仍會有心臟病復發危險。(圖片/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迷思3:裝了支架,飲食不節制沒關係?

嚴元鴻醫師解釋:冠狀動脈心臟病後做了心導管、血管裝支架,僅僅代表你冠狀動脈內的血管狹窄已經接受處置,變得相對比較穩定一點點,但如果飲食不節制、生活不規律,血管再狹窄的機率仍高。

因為冠狀動脈內支架,對身體而言也是外來物,如果沒有規則使用藥物,還是有機會產生支架內再狹窄,因此藥物一定要規律服用,尤其是剛裝設支架的第1年,這時候血管內皮尚未穩定,若不認真規律服藥,配合規律健康的飲食與生活作息,甚至有再次心肌梗塞的風險。

凜冬將至 保護心血管刻不容緩

嚴元鴻醫師提醒:冬天對於心臟血管病友而言,是一個嚴酷的季節。心血管疾病容易因為氣溫降低而惡化,如果家中長者具有心血管疾病,認真的做好冬季照護的準備非常重要,尤其是要確實了解長者的疾病狀態,與目前長期服用藥物的注意事項,才不會一時不慎誤觸禁忌,進補不成反而傷身。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4673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