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黃博志想讓500檸檬樹釀出酒香

民生@報/陳小凌 2016.10.09 00:00
【文/陳小凌】「種500顆檸檬樹是藝術嗎?」2013年,黃博志以《五百棵檸檬樹》獲得《臺北美術獎》首獎,同時募集500位參與者加入藝術家檸檬樹種植計畫,以新臺幣500元的種子基金,換取一株樹苗培植的機會。今天,種樹的藝術家將在桃園、新竹兩地三塊廢耕地復農的500株檸檬樹成果在北美館實踐。

兩年多的果農身分,黃博治並不甘之若飴,他說:「這兩年我每天都後悔,一開始是想像的,實際操作起來不是那麼容易:但既然已經做了,也只能微笑前行」,

「唯一的收穫大概是自己因此體驗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互動,進而是了解自己。」

「我只是承諾當初的契約!有時想像遠比實踐容易多了!」36歲的黃博志絕對沒料到三年前自己的一個念頭,讓自己的人生翻轉,同時也讓周遭的親友人生也有不同的經歷,最直接的還是他個人,因此讓他承繼家業,讓廢耕的農地重現生機。

「其實我原本想在菲律賓找農田種香蕉樹、釀香蕉酒。返台時看到原本務農的母親,因轉行去做女工失敗,心念一動,決定以桃園觀音老家和新埔舅舅家已休耕20年的兩甲農田改種檸檬樹。」

從沒做過農夫的黃博志,在母親徐月珍指導協助下親自下田種植檸檬樹,並找來釀酒師陳三千協助製酒。他坦承:「自己雖是農家出身,但要執行這次計畫,才真正當起農夫,了解植物與土地的關係。」兩年多來,小樹苗長成3米高,「檸檬酒成分是米、麥,高粱加檸檬皮。」初步釀出500瓶酒精濃度56度的檸檬酒。

正在北美館發表《五百棵檸檬樹:有機檔案》,一面牆上陳列500瓶100毫升的檸檬酒,在這一瓶瓶檸檬酒當中,不盡然只是單純的水果酒,它濃縮和交雜了人與時間、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展場中有他從新埔搬移幾棵檸檬樹,他在耕種過程中,從土地、農舍等挖掘出來的物件展示,有農家使用雞屎豬骨發酵當肥料,他用文字書寫、種植紀錄、異地研究等勞動紀錄。

「種檸檬樹起碼要5年才有收成,要能達到量產釀酒的數量,明年中旬才是真正釀酒的開始」。因此,黃博志已開始下一階段–想透過群眾募資,籌建檸檬酒工廠。打造一個複合式藝術空間,讓參觀者一邊品酒、一邊討論藝術。

因此,展期最後一周,他將邀請三年參與計畫的500名觀眾至展場領取、品嚐檸檬田釀出的酒香,或許,你有興趣拜訪檸檬田–親自走訪新竹新埔檸檬田。

圖說:黃博志在北美館展初步成果。陳小凌/攝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