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俄「戰火浮生」登台 一次大戰紀念之作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 2016.10.06 00:00
兩廳院2016國際劇場藝術節本週登場,開幕大戲推出由俄國契訶夫國際戲劇節與英國愛丁堡藝術節共同製作,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周年作品「戰火浮生」,透過俄國導演弗拉基米爾‧潘科夫(Vladimir Pankov)最擅長的音樂,鋪陳劇情、角色刻劃,結合肢體、雜技與戲劇,傳達在生與死之間,戰爭不再只是抽象的概念,更是生活中真實的死亡、痛苦與恐懼。

導演弗拉基米爾‧潘科夫創作的「戰火浮生」,故事架構描寫1913年一群聚集在巴黎的藝術家,他們認為戰爭是將陳舊觀念淬煉成新秩序的烈火,是文明發展的必要手段。但歷經一次世界大戰後,這群藝術家因為死亡陰影造成巨大衝擊,心理重建的過程中,他們所面臨的「戰爭」才真正開始,他們必須依照心理醫師的建議,以特洛伊戰爭發想的遊戲重現他們戰時的經歷,藉此治療戰爭帶來的創痛。

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指出,弗拉基米爾‧潘科夫的創作是以「聲音」為核心的戲劇表演,「戰火浮生」雖然是為紀念一次大戰,但導演在劇中並非呈現戰場的可怕狀態,反而擷取不同文本為靈感,試圖從日常生活細節追問戰爭的本質,以及人在面對衝突核心的荒謬與虛無時如何自處。李惠美說:『(原音)他也沒有故事節奏,很多形式他還是比較在一個爭辯那個東西,我們受到一個外在的破壞、損壞的時候,你能不能去接受那一塊?你能不能面對?怎麼走出來?他其實就是這個過程,所以他用音樂、他有時候主唱,甚至他們有跳舞,他(導演)很會用語言、音樂去操作,去導他的戲。』

「戰火浮生」也是一齣能充分呈現弗拉基米爾‧潘科夫創作特色的作品,全劇大量使用爵士、古典、民謠等不同的音樂,穿插希臘語吟詠荷馬史詩,碰撞出不同的聲響呈現人類走向瘋狂的狀態,用幽默反諷的手法,反思戰爭的荒謬。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