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鄉情牽兩岸/父親印證「飲水思源」 王鴻薇歷歷在目

NOWnews/ 2016.10.03 00:00
▲陪同雙親返鄉探親的王鴻薇與母親合影。(圖/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提供)凡是曾赴大陸探親的老一輩,其內心總感五味雜陳,有傷感、有愧疚、有遺憾,但兩岸情感的那一條繩總能緊緊繫住彼此,台北市議員王鴻薇的父親就是難捨家鄉種種的老一輩,「飲水思源」的真義充分在他的身上得到印證。儘管當年因跑船而少小離家,自此未再踏上大陸土地,但王鴻薇父親知道他的根在哪,亦因對大陸親人滿是虧欠,他時時刻刻心繫家鄉,盡己所能幫助親人,父親為家鄉所做的一切,王鴻薇歷歷在目。

▲王鴻薇父母返鄉探親,一圓宿願。(圖/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提供)

在台北市議會總是給人質詢犀利、問政認真印象的王鴻薇,每每想起父親總難掩思念情緒,她總覺得父親就是這麼一個對家庭負責的男人,對妻小如此,對遠在大陸的親人亦是如此。

王鴻薇的父親當年是名船員,在大陸淪陷,國民政府遷台之際,他正在跑船,連與家人道別的機會都沒有,就這樣來到台灣。至於王鴻薇的母親則透過香港親戚安排,先在香港居住一段時日,再由香港抵台與父親團聚;而王鴻薇的奶奶也先赴香港,隨後來台。

民國78年,王鴻薇的雙親首度踏上返鄉旅途,王鴻薇記得很清楚,因為當時大陸正好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父母已在大陸,因相關消息被封鎖,人在天津的父母還不知「六四」,直至當時從事媒體工作的王鴻薇打電話關心,這時才知北京有大事。不過,兩老的探親行程未受影響,把握與手足、親人相處的每分每秒,比什麼都重要。

▲王鴻薇拿出昔日隨父母赴大陸探親的照片,述說那段返鄉的故事。(圖/記者陳明安攝)

從只能藉由書信往來掌握家鄉動態,到如願搭機返鄉,王鴻薇始終覺得父親從未放下對家鄉的思念。或許是身為長子的緣故,當年連一句再見都沒說,從此分隔兩地,未能盡養老送終之責,王父覺得對仍在家鄉的兄弟姊妹有愧疚與虧欠。趁著探親時機,王父特別準備不少家電用品,一心只想幫忙多年未見的手足提升生活水平,讓兄弟姊妹過好日子。

父母再次返鄉,王鴻薇跟著雙親腳步踏上家鄉土地,身為在台灣出生的外省第二代,年輕的她沒有太多的激動情緒,反而對家鄉有些許好奇。看到家鄉的長輩們,王鴻薇很驚訝,原來自己有這麼多的叔叔、姑姑、舅舅。王鴻薇說,與姑姑見面的那一刻,姑姑拉起她的手痛哭,淚水早已佔據整個臉龐;看到舅舅則直覺長得跟她真像,心裡還打趣地告訴自己:「原來我也有舅舅。」由於奶奶在台灣過世,王鴻薇的父母也將奶奶的骨灰帶回塘沽,與爺爺合葬在一起,讓兩位因大時代悲劇而分離數十年的老人家能夠團圓。

沒能見到爺爺一面,王鴻薇內心甚有缺憾,親情的使然,讓她珍惜在大陸的每一天,也不忘展現媒體人的特質,多角度觀察那個時期的大陸社會生活。王鴻薇認為,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不僅拉近兩岸人民之間的距離,增進彼此的了解與情感,更重要的是讓對岸民眾知道與台灣民主化、現代化有關的訊息。如今大陸民眾已走過艱困的年代,兩岸的生活水平差距早已拉近,加上兩岸開放直航,「回大陸看看」不再是一條漫長的路,只是對上一輩的人來說,這一切真的來得太晚。

▲每每憶起父親,王鴻薇總難掩思念情緒,她覺得父親是愛家的人。(圖/記者陳明安攝)

專訪當日,每每憶起父母,王鴻薇眼角泛著淚光,頻頻拿起面紙拭淚。尤其,父親關切家鄉的執著與用心,讓她更感親情的可貴,亦覺父親的愛隨時都在,並相信在天上的父母仍放眼望著家鄉。「兩岸情感任誰都不能無情切割,它自始至終存在!」這是王鴻薇最深刻的感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