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能源委員會有這打算絕非說說而已,因塞車可說是南加州大城洛杉磯的「特產」,根據全球衛星定位導航設備製造商Tom Tom去年4月公布的資料,洛杉磯的交通擁擠全美第1,當地居民平均每年耗費在塞車的時間超過92小時。基於「時間就是金錢、更是能源」的考量,加州主管能源開源節流的單位靈機一動。
「洛杉磯時報」(LA Times)報導,這個日照充足的金州(Golden State),擬斥資2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6269萬元),先研究在高速公路鋪設壓電晶體(piezoelectric crystals)帶動發電的可行性。
所謂壓電晶體即指能將機械能與電能互相轉換的晶體,當塞車時長長車陣壓在路面,產生機械能,透過壓電晶體而轉換、釋放電能加以運用或儲存。
報導說,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馬洪尼(Joe Mahoney)分析,塞車轉換發電的技術成敗關鍵在於,埋設路面的壓電晶體能否承受車流呼嘯而過的磨損。
他指出,況且高速公路的路面通常10年至30年得重鋪,因此壓電晶體是否比其他的再生能源技術更有競爭力還得深入評估。
早在加州之前,包括日本東京、義大利、以色列等國家和城市也曾努力過卻都不成功。但若加州能突破技術瓶頸而創新猷,屆時塞車將不再是洛城的亂象而是貢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