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田弘茂雖然不是蔡英文總統首選的海基會董事長最佳人選,但卻不失為是目前平衡台灣內部各方政治勢力的中性色彩人物,頗為符合高舉維持兩岸現狀政治主張的蔡英文總統執政百日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心情寫照,用穩中求進的謹慎態度來面對兩岸新局的變與不變。 前外交部長田弘茂的出線接任海基會董事長職位,是蔡英文總統不得不下的政治棋局,可以說是幫蔡英文政府擋獨派子彈的好牌,也可以解讀成是兩岸僵局仍然無解政治環境下的過渡人選安排,儘管跌破了外界預測的眼鏡,但總歸是論資排輩恰如其分的安全牌,充分展現蔡總統的用人風格與意志,保守穩健之餘又不失大家風範,兼顧美、中戰略平衡政治價值又保有兩岸特殊關係的進退彈性空間。田弘茂雖然不是蔡英文總統首選的海基會董事長最佳人選,但卻不失為是目前平衡台灣內部各方政治勢力的中性色彩人物,頗為符合高舉維持兩岸現狀政治主張的蔡英文總統執政百日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心情寫照,用穩中求進的謹慎態度來面對兩岸新局的變與不變。 據了解,蔡總統心中最屬意的海基會董事長人選就是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當時,蔡英文原本判斷兩岸關係情勢發展在其520就職演說之後,應該是有峰迴路轉的政治曙光出現,由兼具淡藍政治色彩與綠營可為信賴的王金平擔任海基會董事長角色,不僅容易形塑跨黨派的朝野合作政治氛圍,有利於「台灣共識」的政治凝聚,同時,也讓原本就多次表態接受九二共識的王金平可以因此順勢與大陸開展半官方的溝通與交流,讓兩岸的事務性協商機制可以邁入正軌正常運作。 這是當時王金平前院長審慎考慮要不要接任海基會董事長的關鍵原因,主要是著眼於兩岸關係可以順利開展的前提下進行兩岸更具開創性的互動與交流,縱使他因而被國民黨要求辭去不分區立委職務,他也可以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畢竟,這是王金平願意追求開創兩岸新局的歷史性任務與定位,他當然願意承擔此重責大任。殊料,兩岸關係的發展情勢並非如蔡總統所設想預料,「未完成答卷」的520就職演說結果並沒有如願打開兩岸的政治僵局,兩岸關係發展急轉直下,從冷和平逐漸往冷對抗的方向進行,再加上雄三飛彈的烏龍試射、火燒車意外事件與南海仲裁案的處理,讓大陸當局對蔡英文的兩岸政治思維與布局更加不放心,兩岸的薄弱政治互信關係形同破裂瓦解,這樣的發展情勢與結果,讓王金平對海基會董事長的職位轉而望之卻步,就連蔡英文最後兩次的親自邀請都被他明白婉拒,蔡英文只好開始轉向徵詢其他的備胎人選。 顯然,這是蔡英文總統誤判兩岸政治情勢發展的政治補救替代方案,田弘茂的替補上場就只是安內重於攘外的政治需要與價值,其所彰顯的政治特色就是「親美遠中」政治路線的持續進行,縱使兩岸僵局還是依然無解,但至少還是對綠營基本盤與美國人有所交待;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任用田弘茂主要就是他對中國大陸有深入的研究,嫻熟兩岸關係與亞太戰略,對推動台灣的民主化與拓展台灣的國際外交參與不遺餘力。當然,看在對岸的大陸涉台機構眼裡,就是向深綠靠攏的政治轉折與警訊,是對美國人政治靠攏的明白表態,因而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記者採訪表示,「大陸的態度是明確的、一貫的,只有海基會得到授權,向大陸海協會確認堅持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兩會授權協商和聯繫機制才得以延續。」就是明白表明不管海基會董事長的人選是誰,大陸的兩岸對話聯繫機制的開啟前提與要件就是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處處展現寸土不讓的政治意志與決心。 其實,兩岸主政當局都相當清楚目前的兩岸僵局就是無解的政治習題,只要蔡英文沒有鬆口對一中原則做善意且具體的政治表態,無論海基會董事長或兩岸其他二軌、三軌的負責人是誰?都沒有辦法加以突圍解套!因此,蔡英文轉而支持田弘茂的出線,主要還是把他當作準備與美國人進行溝通對話的「外交」人選用途,並非用來作為打開兩岸對立僵局的適任人選,既對民進黨內部的獨派勢力有所交待,又多了一位可以和美國人或其他智庫單位溝通兩岸關係與亞太戰略布局相關問題的兩岸政治幕僚,不失分又壓得住政治陣腳,還有其政治高度與格局,未嘗不是蔡英文政府想要穩住大局的一步好棋! 至此發展態勢觀察,我們不難發現,處在兩岸可能對撞的政治棋局當中,蔡英文總統的兩岸人事布局就是避免對撞、保有餘地、穩中求進的政治策略思維,是配合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布局但又不想挑釁中國大陸的「兩岸問題外交化」政治作為。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把兩岸問題看作是台灣國際外交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台灣亞太戰略與區域安全的重要政治節點,考慮的是美、中戰略平衡的台灣角色,是兩岸關係的國際因素化為政治主軸核心價值的「再平衡」,雖然,難以解開兩岸僵局,但卻刻意拉大台灣的兩岸問題戰略空間與國際問題接軌,這或許是蔡英文不得不的政治判斷與選擇,或許也是蔡英文對中國大陸的政治施壓與圍堵所必須開展的「反包圍」、「反圍堵」政治策略,未來究竟會有何發展與演變?我們雖然不得而知,也難以預測蔡英文總統下一步該往何方向走?但卻是只能用嚴峻再嚴峻來看待與解讀!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