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談菲律賓,充分展現出小國外交的務實靈活。儘管在南海仲裁大獲全勝,但菲律賓本來就不期待中國在黃岩島讓步,早就在勝訴當天保持低調,避免進一步激化菲中衝突,而且還迅速轉向回歸雙邊談判,爭取中國經濟讓利。
7月23日,菲律賓證實將派出前總統羅慕斯擔任總統特使訪華,安排新任總統杜特蒂首訪中國。杜特蒂坦承「希望與中國友好」、「我們打算建設經濟區和農場到市場的道路」,甚至還直白表示「中國有錢,不是美國。美國是沒有錢的」,更透過《菲律賓商報》放話暗示:「杜特蒂與中國對話,暫時擱置仲裁判決,是沒有問題的」。顯而易見,儘管菲律賓是美國鐵桿盟邦,並沒被南海仲裁的表面勝利沖昏了頭,早就認定仲裁判決只能墊高對中談判籌碼而已,並不能當真。
其次談中國,不但展現出崛起大國的全球影響力,同時也展現出為了捍衛南海核心利益,不惜與美國衝突的對決意志。南海仲裁判決隔天,7月13日,聯合國立即在中國微博貼文做出澄清:「常設仲裁法院固然和國際法院一樣,都是荷蘭海牙和平宮的租客,但和聯合國沒有任何關係」;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也在同一天表示,對南海仲裁案的法律和實體問題不持立場。7月16日,位於德國漢堡的國際海洋法法庭(ITLOS)也跟進表示:「國際海洋法法庭既沒有在仲裁案件中扮演任何角色,也不會對其他國際性質法院或是法庭所作出的裁決發表評論」。
中國對國際組織的影響力,還表現在東協刻意迴避南海仲裁,儘管美國國務卿凱瑞不斷敦促東協針對南海仲裁作出一致性決議,但由於柬埔寨堅持反對,加上菲律賓對東協的影響有限,7月25日東協外長聯合聲明,完全不提南海仲裁,只表示「各方承諾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他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形同贊成回歸到中國原本主張的雙邊協商立場。
然後談美國,再次凸顯出美國一貫把盟邦當作前線攻擊棋子,一旦發現事不可為,就立刻掉頭轉向與對手求和的色厲內荏。在仲裁宣判當天,美國立刻聯合日菲越澳,主張南海仲裁具有國際約束力,表示美軍將持續巡航維持南海航行自由,但眼看中國堅決重申「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並陸續訴諸軍演強勢表達反對,加上聯合國、國際海洋法法庭相繼表態不背書,再加上策動東協達成一致性決議遭遇挫敗,美國就開始轉向「美中合作大於競爭」基調。
7月17-20日,美國海軍軍令部長李察遜(John Richardson)訪華,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吳勝利會面討論南海問題,雙方幾乎各說各話。吳強硬表示「南沙島礁建設絕不會半途而廢,不管是什麼國家施加壓力,中方都會按計劃推進並完成島礁建設」,李察遜也強調「美軍不會改變,將繼續在南海進行合法航行、飛行與例行作業,以維護合法使用海洋和航空的權利與自由」。
但為了避免美中攤牌,避免被指控為南海仲裁的幕後影武者,美國儘管主張仲裁判決具有國際約束力,但始終堅持對仲裁結果不持立場,總統歐巴馬甚至直到今天,對南海仲裁始終保持沉默。7月25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Rice)訪華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習重申中美要著力增進互信,強調中國「無意挑戰現行國際秩序和規則,中美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萊斯則表示歐巴馬期待9月參加杭州G20歐習會,還肯定「習主席對美中關係的看法,與歐巴馬總統十分相近」,重申「歐巴馬總統始終認為,美中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顯然又轉向「美中合作大於競爭」基調。
令人意外的是,萊斯訪華期間,始終隻字不提南海議題,只是重申「美方歡迎一個繁榮、穩定的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積極發揮作用」、「希望雙方有效管控風險,防止誤解誤判」。7月25日白宮記者會上,媒體質疑萊斯並未提到南海問題,也沒提到南海仲裁,白宮發言人歐尼斯特(Josh Earnest)避重就輕表示,他並沒有拿到萊斯的具體發言稿,只強調「萊斯議程上有一系列的海洋議題,希望會出現在萊斯與習近平的對話之中」。這種空洞回答,等於暗示南海爭議暫時就此打住。
美國的突然轉向,無疑最讓日本感到尷尬跳腳。儘管日本並非南海當事國,針對南海仲裁宣判,反中卻比菲律賓還要積極。7月16日亞歐元首會議,安倍要求在主席聲明納入南海仲裁內容,結果只有菲律賓附議,其他國家並未理會。7月25日東協外長會議,在確定聯合聲明並未提到南海仲裁之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見日本外長岸田文雄,厲聲譴責日本「如果繼續高調介入,蓄意炒作,只能坐實別有所圖」,還奉勸日本「謹言慎行,不要一錯再錯,沒完沒了」,中日交惡已經因為南海仲裁更加嚴峻。諷刺的是,南海仲裁既然否定了所有南海島礁可以劃設經濟海域,其實也推翻了日本沖之鳥劃設經濟海域的可能,日本分明也是南海仲裁受害者,卻刻意迴避不談。
最後談台灣,無疑是這次南海仲裁變局之中,最讓人感到主張混亂、進退失據的代表。台灣對南海仲裁的反應,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後明顯自相矛盾:第一階段是面對「太平島不是島」的意外判決,舉國群情激憤,政府立刻表態不接受仲裁,同時也派出軍艦巡視太平島,總統還特別登上迪化艦表達嚴正立場。
第二階段是在抗議激情過後,政府眼看美日呼籲兩岸遵守仲裁判決,又看到美國媒體將兩岸並列為「南海仲裁受害國」,開始擔心美國誤解兩岸聯手,因此釋出「不會支持南海U形線」、「不會支持南海歷史性水域」、「太平島不會劃設200海浬經濟海域」等明顯有別於中國的南海立場,最後甚至還矯枉過正,不但國防部長取消與立委共同登島,漁業署也透過管道勸阻漁民登島,甚至還把漁民登島說成「將導致國防安全疑慮」。
問題是,既然政府第一時間就強調不接受仲裁,還派軍艦巡航太平島,連總統都登艦宣示反對立場,為何國防部長必須迴避和立委共同登島?如果要避免做出太過軍事化的反應,為何連捍衛主權的非武裝台灣漁民也不能登島?
此外,政府一方面不敢主張「太平島有權劃設經濟海域」,另一方面卻對日本主張沖之鳥可以劃設經濟海域不持立場,太平島面積是沖之鳥5萬6000倍,沖之鳥不但缺乏淡水,而且從來無人居住,如此明顯厚彼薄己,民眾如何接受?
可悲的是,儘管台灣自我委屈避免得罪美國,美國並未特別照顧台灣。針對南海仲裁,儘管美國早已掌握判決結果,但台灣並不像菲律賓或日本進入狀況,美國並未將「太平島降為礁」事先告知台灣,導致台灣政府大呼意外。台灣自以為是美國盟友,但美國為了制衡中國南海擴張,卻可以不惜犧牲台灣利益。
面對如此荒謬的南海仲裁,蔡英文總統在第一時間表態不接受,美國壓力立刻接踵而來。7月23日美國突然通知台灣軍方,將原訂今年下半年起交貨的AAV7兩棲突擊車,延後到2020年才開始交貨,徹底打亂我軍對兩棲作戰戰力的調整計劃。美國突然祭出牛刀小試,無疑是對台灣示警,警告台灣對南海仲裁最好不要亂說亂動,最好少說少做。
美國先是在太平島出賣台灣,然後利用軍售警告台灣,兩次都吃定台灣,政府卻只有忍氣吞聲,甚至還在美國壓力下矯枉過正,退縮到不准漁民登島!政府如此再三忍讓,顯然民意並不買帳,同時也引起中國大陸進一步質疑台灣對太平島的真正立場。甚至有人開始懷疑:既然台灣漁船很少到太平島海域捕魚,有何必要將太平島建設為「運補基地」?最大可能,恐怕是成為美軍的南海運補站吧?政府果真如此一意孤行,恐將醞釀出另一波兩岸危機。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