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現狀派最終能否成事?難度當然不小。事實上,當前民進黨內部的維持現狀派,從其表面的訴求來看,他們是希望能夠以新的維持現狀新黨綱取代過去的台獨黨綱、前途決議文以及正常國家決議文等,其邏輯當然是要與時俱進,在理論上當然有正當性與合理性,也與當前現實相符合。但實際上其背後所彰顯的仍然還是民進黨內部兩岸政策爭辯之實質。
民進黨自1986年正式組黨以來,特別是1991年民進黨經臨時動議、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將「台獨條款」增列進黨綱之後,民進黨就有了所謂的「台獨黨綱」,並一直被媒體及各方冠之為「台獨黨」。雖然民進黨於1999年拋出了名為「臺灣前途決議文」的「基本方案」,並在2001年10月20日於高雄市召開的八屆二次全代會上確立其「黨綱」的地位。儘管其言語較「台獨黨綱」有所放緩,但由於民進黨並未實質放棄其分離主義的意識形態,仍然被各方解讀為是「台獨黨綱」的替代「宣傳用品」。也就是說,雖然民進黨似乎一直在處理其台獨黨綱的問題,但由於一直沒有採取實質性的動作,始終未能打消各方的疑慮,「台獨黨」的政治標籤已經固化,其政治包袱一直無法卸得下來,而且一背就是25年之久。
民進黨從早期黨內的「大膽西進」派,到後面的「廢除台獨黨綱」派,再到「凍結台獨黨綱」派,以及這一次「維持現狀」派之出現,其實民進黨內部一直都有要求務實處理其台獨黨綱之聲音存在,而民進黨的政治領袖要麼基於其意識形態;要麼被基本教義派所綁架;要麼是選舉的政治利益,總之是形形色色的利益考量,致使民進黨長期以來始終無法正視其台獨黨綱問題,也不願意去想辦法來處理這一問題,這也使民進黨在臺灣最為重要的兩岸關係問題上陷入其結構性的困境之中。在這樣的情勢下,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出現了,民進黨無論是居於執政之位,還是處於下野時期,民進黨都始終無法與北京建立起正常的互動關係,民共的關係要麼是對抗;要麼是僵局,始終無法建構起一個穩定的互動架構。
而民進黨長期不願意對其對台獨黨綱進行實質處理的後果,就是雖然民進黨有效地鞏固了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支持,但也使民進黨長期陷入其自相矛盾的結構性困境之中,其最大的後果還在於,由於民進黨無法取信於大陸,不但無法開啟民共之間的正常互動,使民進黨很多的兩岸主張與訴求長期束之高閣,而且也使民進黨在執政與在野的矛盾性衝突更加彰顯。在民進黨不願意放棄台獨的政治堅持下,無論民進黨政治領袖提出任何貌似緩和台海局勢以及穩定兩岸關係的動人主張,最終在民共互信缺乏的現實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民共最終都無法走出對抗的宿命。這應是當前民進黨人值得思考之處。
從這個意義來看,無論維持現狀派最終進展如何,能否成事?都將是民進黨內部部分人士要求實面對與處理其台獨困境的聲音流露。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