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以「台灣熊屋裝載美食與歷史的飯盒」(A Meal and History in a Box at Taiwan Bear House)為題報導,去年6月開幕的台灣熊屋,招牌印著泰迪熊圖像,乍看像是一家珍珠奶茶店,但窗邊擺著成堆的空木製餐盒,等著鋪上米飯、魯肉、清脆的蒜味高麗菜、半顆滷蛋與五香豆干。
紐時介紹,這類的盒裝餐點在台灣稱為便當,而便當一詞源自20世紀上半期日本殖民時期。台灣熊屋廚房添加的秘密食材為Skippy花生醬與番茄醬。
紐時報導,台灣熊屋每個便當售價不到10美元,足以提供一整天能量來源。食物是裝在生物可分解的輕型楊木板內,盒內沒有日本便當的格子,食物是垂直層層堆疊,先是米飯、再來是魯肉、高麗菜、滷蛋與豆干。
紐時報導,對台灣熊屋餐點給予的最高禮讚,是稱讚便當吃起來像台灣鐵路便當。紐時說,雖然台灣各地都可以買到便當,但沒有一款像臺灣鐵路局銷售數10年的便當那樣廣受歡迎。
台鐵每年販售數百萬個便當。鐵路便當曾在月台兜售,透過車廂窗戶傳遞。去年夏天,在為期4天的鐵路便當節,鐵路便當是由模特兒在伸展台上展示,還有一篇新聞稱讚鐵路便當為「充滿愛、故事與人情味的便當」。這個月,可在網路預訂便當的消息登上晚間新聞。
紐時報導,台灣熊屋的其中兩名年輕老闆是郭怡文(Kris Kuo)與吳侄璉(Carol Wu),兩人生長於台灣,之後到美國攻讀研究所;第3名老闆是在紐約長大的張育齊(Christopher Chang)。
他們沒有餐飲背景。吳侄璉在避險基金工作,張育齊是工程師,郭怡文攻讀會計。因此,他們聘請一家台灣便當店廚師來紐約教導郭怡文,而郭怡文再將手藝傳授給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