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佛大佛教系十年來首次「親師會」家長以他們為榮

中央社/ 2016.05.16 00:00
佛大佛教系十年來首次「親師會」家長以他們為榮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60516 16:59:17)佛光大學佛教學院自創院十年來,於日前舉辦首次「親師會」,安排生活導師、班導與家長座談及報告學系現況,讓親屬瞭解孩子的學業與在校生活,認同佛教學系的教育藍圖,藉此搭建良好的親師熱線、攜手關心年輕人的教育。

 

當天總共有42位家長出席首次親師會,他們應邀在前一日下午即住進佛大會館,體驗孩子們平常生活學習的校園環境和氛圍,接著展開一整天的參訪與座談,並提前共渡溫馨的母親節。

 

生活導師首先為家屬介紹佛教學系特殊的「行門」課程,釐清「行門會妨礙課業」的迷思。佛教學系提供全人教育,在朝夕共住、三餐共食的團體中,讓孩子提早學習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站在彼此的立場來調整生活習慣;典座、行堂、巡寮、香燈等活動,更養成孩子的領導風度、溝通能力、包容心量與靈巧身段。看似辛苦,卻是他們邁向茁壯的必經過程。如果孩子回家抱怨,「希望父母多鼓勵他們勤勞吃苦」,不能寵溺孩子享受現成,「在學校,訓練得像管家;回到家,個個像公主」,這會阻礙他們的成長。在社會現實下,處事態度與禮貌是職場面試的第一關;良好的生活習慣、懂得過團體生活,是領職後的第二關;自理家務、下麵煮飯,是獨立擔當的第三關,所以接受「行門」的訓練,就是為了讓孩子儲備進入職場的能量。

 

隨後各班導師與家長進行深度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綜合表現,以及師長的因材施教、針對不同資質才能的同學,有不同的勉勵與生涯展望。導師指出,縱使孩子對系所的專業科目、各類的活動都不在行,但家長應勉勵他們從中學習接受,「從不會到會、一步一步突破自我。這個鍛鍊,可以成為闖蕩社會的利器。」此外,佛教學院既然提供每位同學豐沛的獎學金和多元管道的免費學習資源,是為了讓他們能夠無經濟壓力與後顧之憂地,安住在校用心學習,所以建議家長要叮囑孩子減少出外打工,畢竟打工所賺的微俸,不如在校專心用功、習得一個專業,將來把它用於社會所賺到的才會更多、更值得。

 

在綜合座談裡,萬金川院長特別指出,佛教學系不是培養「僧材」的地方,之所以讓同學共住、共學、共煮、共食,接受嚴格的生活規矩及充實的行門活動,是為提升同學的生活教育,學習相處互助,將佛教的智慧與方便應用於生活、奉獻於社會。萬院長並呼籲家長關心同學的打工狀況,應勉勵孩子利用課餘時間來規劃未來的方向,而非受制於現實微利而汲汲營營,流失青春。

 

陳一標主任介紹系所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其說明系所的理念、招生成果、來自二十餘國境外生的學生成分,及獨步全國的佛學師資陣容。在課程設計方面,列舉大學乃至博士班的課程,及緊密結合佛光系統的實習活動;未來則以「佛教實務課程」及「佛典編輯、多語互譯」為發展雙軸,鼓勵家長多推薦親友的優秀子弟前來就讀。此外,將由師長推薦優秀學生至異地學習專業語言,及跟隨敦煌考察隊參學;近來也成立笛子、琵琶、古箏、古琴等國樂社,經典、專書、法器、梵文、中文與吉他等自學團體。「只要您的孩子來到這裡、找到他想要的而認真學習,我們就一定把資源挹注下去,請家長相信我們!」

 

「我的小孩回到家,開始會主動煮飯給我們吃;用完飯後,也會幫忙收拾碗筷,讓我們感到很欣慰!」因有系上安排的早、晚課,讓孩子學習早起勤勞的作息;伙食自理,更讓孩子懂得如何獨立生活、體貼父母的辛勞。現代家庭給孩子太優渥的生活,系所「補足了家庭教育的不足」,身為家長,誠然感謝系所給孩子的培育和用心。此外,有的家長除了關心伙食與熱水等基本住校生活的需求外,也有提出系所應重視孩子的運動,孩子唯有足夠的體力和肌耐力,才能支撐他們的理想與抱負。而對於系所提供海外交流、赴敦煌等異地參學的機會,讓孩子在海外獨立學習,成長很多,家長有目共睹,皆以「孩子選擇佛教學系為榮。」

 

在破曉之後,首場活動由大二張芝棋等三名同學帶來精彩的太鼓擊樂,也令蒞臨的家長破開顏笑。座談後,甚至安排家長至孩子的寮區「查房」。到了午餐時間,除了讓家長品嘗同學道地的廚藝之外,也欣賞一系列同學製作的影音:有碩士生張冠葶製作的「我的三好時光」、「愛.傘傘發亮」微電影,系學會策劃的「愛的告白」、「我愛你我有話要說」,以及大四生謝喬茹現場演唱一首「天之大」等精彩節目。飯後,帶領家長至百萬人興學會舘參觀校史館及開山堂,認識佛光山星雲大師事蹟和佛大的成立歷史。佛教學系的親師會的活動,為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

訊息來源:佛光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93494.aspx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