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委員實地勘查及審議,文化局通過指定9處傳統建築為古蹟,分別是:羅厝羅氏兄弟洋樓、何寶古厝(蘭庭別墅)、上林林信屏洋樓、黃厝洪氏古厝、庵前洪渭文古墓、后豐港洪韻及洪扆兄弟古厝、蔡店蘇寅賓古厝及墓、浯坑鄭古懷洋樓、青嶼前甲張氏宗祠等。
3處由歷史建築提升為古蹟的是:烈嶼西方林天來洋樓、后豐港洪旭古厝及青嶼張氏兄弟洋樓,通過後也將解除歷史建築的身分。
此外,會中同時通過新增4處歷史建築,分別是:烈嶼前埔保障宮、東坑孫嘉通洋樓、古區陳氏家廟和東珩蕭顯柳古厝等。
前述建築依程序指定為古蹟後,將報請文化部文資局核備。文化局表示,金門新增12處古蹟後,共擁有國定及縣定古蹟高達74處,成為全國古蹟密度最高的縣市,古蹟總量則位居全國第4,僅次於台北市、台南市及新北市。
文化局經過半年多的籌備,最近召開105年度金門古蹟指定暨歷史建築登錄審議會議,由兼任主委的副縣長林德恭主持,包括文化局長呂坤和、建設處長許志忠、金大教授王士朝等人在內的10多名委員與會並到大小金門實地勘查。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烈嶼鄉過去僅指定2處古蹟,議員洪鴻斌反映民意指出,烈嶼鄉有多處優美洋樓古厝未遭指定,希望文化局能重視。因此,這次審議文化局著重會勘烈嶼。
而在審查會議中,被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的所有權人或利害關係人20多人也列席會議,甚至有1名高齡90多歲的長者;他們的發言大都是提出補充建築物本身的歷史價值與地位,希望政府單位重視並表示願意配合政府政策。
經過委員反覆討論,烈嶼西方林天來洋樓、后豐港洪旭古厝等12處獲得2/3委員共識,指定為古蹟;東珩蕭顯柳古厝等4處登錄為歷史建築。
呂坤和表示,縣長陳福海常說,看到一棟棟閩南老房子傾倒成危屋,心都在淌血,要求文化局趕緊拿出辦法,能修一棟是一棟。
呂坤和說,金門最具特色、也是行銷重點的就是建築物,而金門俗諺「三代搭有才調起一間厝」,意味除非經商致富或考取科舉功名,否則靠一點一滴累積財富,要經歷3代才有辦法蓋1棟房子;經過指定成歷史建築或古蹟後,政府會給予一定比例的維修補助,期盼大家一起共同捍衛祖先留下的基業。10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