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表藝中心音樂劇人才培訓開跑

民生@報/陳小凌 2016.04.19 00:00
【文/陳小凌】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迎接2017年開幕,為優化台灣音樂劇生長的土壤,並以自製音樂劇為目標,從今年10月率先登場一系列「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未來將以亞洲共製中心為經營使命,期許串連各類型藝術家,玩出創新力。

台灣音樂劇發展近30年,人才培育的工作,過往以民間表演團隊為主,近年雖有不少大專院校陸續開設相關課程,但是針對專業表演者進修訓練的管道有限。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一方面尋找發掘有潛力的年輕好手,另一方面也希望提供演員「在職進修」的機會。

「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由台南人聯合藝術總監蔡柏璋策劃,今年10月登場,3月中先行舉辦學員甄選,總計吸引168位報名,爭搶40個名額。報名者中,現職為專業演員佔40%,表演藝術相關科系學生約佔33%。擁有表演藝術相關科系學歷則佔70%,除戲劇系外,還有來自音樂系、舞蹈系甚至電影系的報名者。

日前已選出40位學員,入選者不乏已在舞台上挑大樑的年輕演員,像是曾參與中文版《媽媽咪呀!》百場演出的張芳瑜、中文原創音樂劇《釧兒》的核心演員張擎佳和曾志遠、在中文音樂劇《美麗的錯誤》擔綱主角的葉文豪等。

蔡柏璋本身為編、導、演、歌四棲,在音樂劇領域的代表作,為其所編導的《木蘭少女》。近年來,他多次出國取經,前往英國、美國、法國等地學習,因此了解相較於他國,臺灣音樂劇人才養成面臨的困境。

長達一個月的魔鬼訓練,每日課程近十小時,涵蓋演技、發聲、咬字、歌唱、聲音演說、舞蹈、舞台搏擊、音樂劇甄選技巧等。「舞台搏擊」在台灣鮮見類似的訓練,在課堂上,學員主要學習肢體衝突的情境表現,像是打巴掌、揮拳、打群架等都是練習的內容。「聲音演說」在國外也十分重視,英國人和美國人說話的英文腔調不同,因此中文、台語發音在舞臺上也應該因人背景而異。

蔡柏璋指出,參與計畫的十位國際師資皆有豐富實戰經驗,Robert Najarian任教哈佛大學美國定目劇團;Christian Fletcher現為美國前瞻製作(Forecast Production)藝術總監和製作人,也是美國音樂戲劇學院(AMDA)的老師。來自丹麥的Alice Carreri以爵士聲樂見長。謝漢文是香港音樂劇協會主席及香港音樂劇藝術學院藝術總監,為打造合宜的舞蹈課程,還特別從香港飛來臺灣從旁觀察面試過程。

圖說:音樂劇《釧兒》演員張擎佳和曾志遠。表藝中心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