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揭密清明上河圖 故宮展8件見真章

民生@報/陳小凌 2016.04.04 00:00
【文/陳小凌】今逢四月清明,在掃墓祭祖同時,過往古人清明掃墓的光景如何?國立故宮博物院特闢專室,推出「清明上河圖特展」,將院藏8件「清明上河圖」作品同時呈現,要讓大家領略明清兩代畫家詮釋這幅宋代民間清明時節生活習俗的多元面向。

北宋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是宋代風俗畫的鉅作,描繪北宋都城開封汴河兩岸的繁榮景象,寫實的表現手法和傳奇性的流傳過程,不僅凝聚鑑賞者和收藏家的目光,亦是藝術史學者關注與研究的課題。然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清明上河學」儼然興起。歷代畫家又從不同的視角及風俗軌跡,或仿效,或複製,留存至今者難以估計,學者指稱約莫百餘卷,典藏於各大博物館及私人藏家手中,反映出「清明上河圖」的影響力。

北宋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後世畫家多摹仿之。此次展出有區分具名為張擇端(活動於12世紀前期)者,題為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圖」,以及「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三類。前兩種在結構與內容上,主要參照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雖屬摹本或偽托之作,但均添入新的城市風情與時代風格,塑造迥異於宋本的新貌。

故宮副院長何傳馨表示:如展品中標示:張擇端「清明易簡圖」,略分郊野鄉間、迎親隊伍、虹橋市集、城牆內外、天津之橋等段落。山石與樹木的畫法,與原畫差異較大,筆力稚弱,賦彩具裝飾性,空間平面化,應為明代摹本。

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有多處與其它版本不同,如戲台演戲、射柳、雜耍特技、走索及校閱等。對金明池競渡的描寫細膩,不惟樓閣華美,歇山戧脊上安放脊獸,飛揚誇張,強調宮殿建築的麗富堂皇;活動場面更是熱鬧非凡,有龍池搶標、舞蹈遊藝等。重彩設色亦是別的作品所無,幅中大量運用了石青、石綠、朱砂、藤黃、胡粉及紫色等顏料,畫面呈現出濃烈瑰麗的風格,其它如水紋的畫法,圖案化的山石堆疊,組成成奇幻的空間感,推斷出自明代「蘇州片」畫家對仇英風格的刻意追摹。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由畫院陳枚、孫祜、金昆、戴洪及程志道五位畫家合作,以人物景致繁多取勝,全作分為鄉野風光、虹橋市集、城門內外及金明池。除了熙來攘往的人物,櫛比鱗次的商店,還有逸趣的文人園林、輝麗的皇室苑囿,極力營造熱鬧喧囂的氣氛,堪稱十八世紀城市風貌的縮影。建築均依據透視原理,房舍街巷經絡分明,大小比例與遠近距離,莫不精準掌握,且有西式建築列置其中。筆墨精謹與色彩斑爛,是院藏同題作品之最精者。

至於清沈源「清明上河圖」,除材質、設色不同於清院本外,在畫面的鋪陳、事物、舟車與人物的安排幾無差異,體現出清宮畫院繪製長卷鉅著的運作過程。展期至6月26日。

圖說:明代畫家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故宮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