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柏林愛樂四重奏 琴挑貝多芬14號弦樂

民生@報/陳小凌 2016.04.04 00:00
【文/陳小凌】樂聖貝多芬晚年已失聰,只能憑內心的感覺與多年累積能量創作:在西方音樂史上,這種只能用心揣摩的創作方式可說是絕無僅有。他留下晚年第16號弦樂四重奏、第14號弦樂四重奏,被公認為精粹顛峰之作。舒曼曾說:第14號弦樂四重奏「達到人類藝術想像力的極限」;舒伯特聽到這首作品後不禁落涙説:「此後,我們還能寫什麼?」

由柏林愛樂交響樂團首席與各聲部頂尖好手組成的柏林愛樂四重奏,今年5月將再度登上台北國家音樂廳,就將挑戰演奏貝多芬晚年這兩首弦樂四重奏。樂團錄製的貝多芬專輯,曾兩度榮獲德國最權威的《古典迴聲》(ECHO KLASSIK)「最佳室內樂大獎」。

如果說交響曲是貝多芬所寫的人生戲劇,弦樂四重奏就是他的哲學語言。晚年又病又聾的貝多芬,與人交談都是透過紙筆,但是音樂卻是他最動人的語言。

樂評家劉岠渭指出:第14與16號弦樂四重奏與同期作品相比,第16號弦樂四重奏規模偏小。第14號弦樂四重奏則是貝多芬的侄子卡爾自殺未遂後,因為軍官史圖特罕同意卡爾進入他的軍團,貝多芬因此把這部四重奏獻給史圖特罕。侄子帶給貝多芬相當大困擾,他甚至在樂譜上寫出「好不容易下了決定!」這首作品編號雖然是第14號,實際上是在第15號之後譜作,在1826年完成的室内樂曲。

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曲各曲的樂章數,在第12號時還維持4個樂章,隨後逐曲增加1個樂章,到第14號全曲就共有7個樂章,而且連續不斷的演奏,這有異於弦樂四重奏曲的常規。最短的樂章長度只有一分半鐘左右。他的音樂冒險,反而將弦樂四重奏的表現,帶到最高峰,一直到了現在,仍沒有人能夠超越。

柏林愛樂四重奏自1985年成立以來,演奏足跡踏遍世界各地,2006年教宗本篤十六世邀請他們在梵諦岡演出,西班牙王室更定期邀請他們到皇宮,以皇宮收藏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演奏。目前成員包括第一小提琴丹尼爾‧史塔布拉瓦(Daniel Stabrawa)、第二小提琴克里斯提安‧許塔德曼(Christian Stadelmann)、中提琴奈哈特‧瑞沙(Neithard Resa),以及大提琴迪特馬‧許瓦克(Dietmar Schwalke)。

柏林愛樂四重奏5月9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這兩首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外,含將演奏蕭斯塔科維契升F大調第14號弦樂四重奏,詳情請洽主辦單位傳大藝術(02)2771-5676。

圖說:柏林愛樂四重奏。傳大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