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用毛小孩找回心裡柔軟的角落《老師與流浪貓》

滔客/ 2016.02.24 00:00
所有的人類都是配角如果你是一位貓奴,電影從一開始的畫面和聲音就能讓人陶醉。半夢半醒的貓配上了放鬆自在的呼嚕聲,在戲院裡畫面一出現便有許多觀眾放出欣喜的笑聲。貓是這部電影的主角,而導演也似乎十分了解貓的習性和姿態,除了主角貓之外,另外也讓這個小鎮裡的許多流浪貓也入鏡,打造出一座電影中的貓小鎮。更讓人感到窩心的,電影介紹中看到這其實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作品,曾經居住在日本埼玉縣商店街的木附千晶非常疼愛一隻流浪貓,並為其取名為咪咪,然而一日咪咪竟失去蹤影,他便與母親四處尋找。意外地發現鄰居們都很疼愛牠,更於過程中漸漸發現存在四周的人之間的溫暖連結。木附千晶後來也將此溫馨故事記錄下來,著為一書《流浪貓咪咪:地域猫與商店街再生物語》(暫譯)。此療癒故事不僅讓貓奴們傾心,更能從中獲得他人相處的正面能量。咪咪、小玉或千尋?電影的畫面呈現十分賞心悅目,將一個靠海的小鎮風情盡收眼底,劇中一句話「美是造化的極緻」似乎也是導演對於畫面的要求,在有船靠岸的港灣;浪貓聚集的臺階;商店街的小弄或是光亮清澈的溪水,雖然不是大山大海的壯闊,卻也表現出一份特殊的人情味,人和人之間彼此相識,也充滿熱絡,在這樣的基礎下,更顯得劇中的校長(尾形一成 飾)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劇中的校長,在一開始便讓人對他的形象印象深刻,挺直腰背,一付意氣風發的行走姿勢,話少又加上冷淡的語氣,並不算是一個討喜的角色,但愈到後段,隨著故事的進行,卻對這個頑固又憨直的老先生感到可愛和不捨。也是因為這樣的設定,讓導演所希望能表達的電影主題更能鮮明的讓觀眾體會。劇中倍受寵愛的流浪貓有著許多的名字,不論是老校長叫的咪咪;或是雜貨店喊的小空;又或是理髮廳替牠戴上了小玉的項圈,除了用貓來串連每個劇中的人物,也透過這樣的安排,訴說著人們寄情於物的心理,不論"牠"到底是誰,卻同樣的被不同的人們投注情感,甚至因為這樣的情感投射而讓人們獲得救贖。不願想起卻也不想忘記或許每個頑固的人,心裡都有一塊柔軟而不願被碰觸的地方。劇中的校長也會感到孤單、也會止不住思念,但愈想逃避便愈顯封閉,愈無法面對悲傷就只能將自己鎖在老屋子裡。電影用流浪貓的失蹤當做是他重新開始生活的契機,但真正讓人感到心疼的,卻是在看似堅毅和冷漠的背後只是如童稚般不願再讓自己受傷的心理。這不只是一部關懷流浪貓的電影,而是一部訴說著生命教育的大螢幕作品,用小品的方式呈現反而更讓人感到切身相關。人與貓的相處、人與人的互動是電影中重要的轉折,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也不是對於陪伴和失去都能放寬胸襟,儘管是老校長到了白髮蒼蒼的遲暮之年也還在學習。「活下來的都要面對死期」,是一種說服,也是一種自我療瘉。—《老師與流浪貓》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流浪貓。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