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林之助百歲特展 向台灣膠彩之父致敬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 2016.01.21 00:00
林之助是台灣美術史上重要名家,被譽為「台灣膠彩畫之父」,今年2月適逢他百歲冥誕,國立台灣美術館特別規劃「明日之風─林之助百歲紀念展」,展出他一生重要代表作共134件,包含膠彩畫、下繪、寫生、設計、文獻等資料,其中近半數作品是首次公開展出,向這位捍衛台灣膠彩畫的英雄致敬。

林之助在1917年出生於台中大雅,12歲到日本求學,後來考進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習畫,24歲時,他以一幅以未婚妻為主角的作品「朝涼」入選日本「奉祝展覽會」。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林之助返台發展,多次參加「府展」並連續榮獲特選第一名,可說是當時畫壇的一顆耀眼明星。

林之助一生致力於膠彩畫創作。膠彩畫是透過膠質加熱、調和顏料並在絹布上層層塗敷,著重工筆、色彩豐富,但因戰後台灣出現正統國畫爭論,和林之助一樣以膠彩為素材的創作被視為「東洋畫」、「日本畫」,使得膠彩畫在台灣的發展岌岌可危,林之助因而挺身而出,為膠彩畫的存續奔走長達20多年,最後終於成功正名為「膠彩畫」,林之助也因此被譽為「台灣膠彩畫之父」。

國美館「林之助百歲紀念展」策展人白適銘指出,台灣近現代美術史的發展和政治大環境變遷息息相關,若當年沒有林之助為膠彩畫「正名」,台灣近代美術歷史恐怕將消失一大半。林之助說:『(原音)林之助老師他最後是結合膠彩畫這些同志們,去致力挽救或保護這個特殊的我把它稱為戰前的文化遺產,他們的貢獻功不可沒,因為如果那個時候他們沒有出來大力疾呼來保護的話,現在膠彩畫就消失了,膠彩畫的消失,就代表我們台灣近代美術史當中一半的歷史消失了,所以這個意義非常重大。』

林之助不只擅長寫生、花鳥,早年「水影」、「斜陽」等作品都可看出他對台灣本土人文的關懷,後期的創作則融合立體派與抽象繪畫風格,創作主題多元,並曾於2005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殊榮。

林之助年輕時喜歡跳踢踏舞、聽音樂、喝咖啡,晚年迷上打高爾夫,座右銘為「明日有明日的風吹」,都和他的藝術風格一樣,充分展現豁達的人生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