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到包養網站找真愛 碩士女怒告已婚男法官這樣判

yam蕃薯藤新聞/湯佩雯/整理報導 2016.01.11 00:00
一名擁有碩士學歷的劉姓熟女到包養網站找尋真愛,認識一名自稱單身的丁姓男子,倆人認識兩天就火速上床,沒想到事後劉女發現丁男曾離婚又再婚,而且還有小孩,用來取信於自己的單身身分證是丁男哥哥的,於是劉女怒告丁男詐欺,求償兩百萬元;原本一審法官判賠20萬元,但是二審高等法院認為以劉女的學識經歷,足以了解「包養」的定義,認定劉女追問丁男是否單身只是為了要避免觸犯妨害家庭刑責,因此改判劉女全部敗訴定讞。 據《蘋果日報》報導,30多歲的劉姓熟女現任半導體公司的工程師,並擁有碩士學歷,年薪一百多萬元;劉女表示103年11月13日她無意間發現「甜心寶貝包養網」,看完網站介紹後覺得好玩,於是她註冊帳號公開徵友,年約40歲的丁男隨即向她攀談並且自稱單身,倆人聊得投緣,她隔天就與丁男碰面,並且還到飯店上床,但是劉女後來從臉書發現丁男不僅二度結婚,而且還有小孩。 劉女說倆人在交往時,她多次詢問丁男「在臺灣或其他國家都沒婚姻紀錄?」、「沒有孩子?婚外或領養在身邊的?」、「你現在想要是感情還是孩子?」而丁男則說自己從沒結過婚,也沒有小孩,並對劉女說自己現在想要的是感情。 後來丁男為了要取信於劉女,就用通訊軟體傳了一張配偶欄空白的身分證背面照片給她,並對劉女說「要讓妳安心」、「我還是黃金單身漢」等語,劉女事後才發現丁男那張身分證是未婚哥哥的,讓她非常難過;丁男出庭則答辯,包養網站就是要媒介男人包養女人,雙方是否單身並非重點,何況劉女在網站上的介紹上,徵友條件僅列出「零用錢需求」,也沒有要求男方需要單身。 一審法官認為雙方若僅為包養關係,丁男何必一再隱瞞已婚身分,還用他人身分證掩飾?甚至上床時不戴套,還要劉女如果有了就生下來,可見丁男自始存心欺騙,因此一審判丁男應賠償劉女20萬元,這樣的結果讓雙方都不服,皆提起上訴。 二審高等法院則認為,社會大眾對於包養的理解,應是著重於金錢、物質和性行為,而非真感情,以劉女的學識經歷,應該不會不理解「包養」網站所代表的意義;劉女自稱認識丁男的第一天曾表明「我沒辦法接受玩玩的感情」,但是隔天就與丁男到飯店發生性關係,事後還以通訊軟體用鹹濕的對話與丁男回味整個做愛的過程,因此二審法院認定劉女多次詢問丁男是否已婚,只是在避免觸犯妨害家庭罪,改判劉女全部敗訴定讞。 劉女的委任律師接受《蘋果日報》採訪表示無法接受高等法院的判決,認為不應該因為劉女是在包養網站交友認識了丁男,就代表倆人只是包養關係而已,法院這麼做是在「貼標籤」,更何況劉女並未拿取丁男分毫金錢,該委任律師說:「難道去包養網站交朋友,就注定是要被玩玩而已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