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點評!美國對台軍售之裝備

美麗島電子報/林子超 2015.12.28 00:00
美國政府基於台灣關係法,於2015年12月16日通過總價18.31億美元(約新台幣604.23億)對臺軍售包裹。其中含九個項目,「方陣快砲」、「先進戰術數據鏈路系統」、「AAV7兩棲突擊車」、「人攜刺針飛彈」、「拖式2B型飛彈」、「標槍飛彈」、「AIM-9X遙測彈」、「迅安系統後續支援」、「派里級巡防艦」、「獵雷艦戰鬥系統」。以下將從台灣海島防禦戰略的角度,點評軍售的一些主要裝備。 第一,「方陣快砲」。全名為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使用單位為海軍艦艇,亦可安裝在陸地,主要功能為反制飛彈,透過自身雷達鎖定飛彈並射出彈幕,將來襲飛彈擊毀。此外,亦可手動攻擊鄰近小型目標。目前採購的方陣快砲,最有可能配置於台灣自行研發的光華六號飛彈快艇,該艇本欲搭配中科院自行研發的海劍羚防空飛彈。但由於研發進度落後,須至2020年才可量產,過渡期間,將以方陣快砲為快艇提供基本的防空能力。方陣快砲是一種具實戰經驗且成熟的武器,在台灣海軍未能取得神盾戰鬥系統進行區域防空的當下(目前僅依靠紀德艦執行區域防空,但其性能遜於神盾系統),各軍艦仍需配置基本的「點防空」能力,此項裝備確實能緩解海軍防空能力不足的燃眉之急。 第二,「人攜刺針飛彈」。全名為FIM-92刺針防空飛彈,此項武器主要為點防空武器,可由單兵操作具有極高的機動作戰性能,過往美國都禁止出售此武器給台灣,因為此項武器帶有極高的攻擊性。若台灣遭到敵外勢利入侵,其高機動性極及隱蔽性,對於國軍執行游擊戰或城市巷戰富有戰術上的意義。另外,對於一些缺乏擴建空間的小型艦艇也可提供基礎的防空能力。 第三,「標槍飛彈」。全名為FGM-148標槍飛彈,為單兵反坦克飛彈,具有射後不理的功能,只需由肩上發射即可,不像「拖式飛彈」需要架設重型三腳架和透過線導系統控制。因此,操作人員可在掩蔽物之後進行攻擊,對於台灣當前普遍為都會的地形來說,具有高度的隱蔽性且可從建築內攻擊。但其存在單價高昂的缺點,每發射一枚達十二萬美元以上,連美國陸軍每次發射時都謹慎計算其成本。 第四,「派里級巡防艦」。為美國已全面退役之軍艦,設計於1970年代,主要的構想是作為美國海軍艦隊的搭配艦使用,即美軍常用的高低裝備搭配制度,例如F-16戰機(輕型戰鬥機)搭配F-15戰機(重型戰鬥機),而該艦屬於低裝備,因此當年造價要求在4500萬美元。此次,台灣購買的並非新造艦,而是美軍使用30年的泰勒號和蓋瑞號,該艦因搭配SQR-19綜合反潛系統,使台灣海軍可以彌補濟陽級巡防艦退役的反潛空缺。 點評完主要裝備之後,該考慮本次美國對台軍售價格是否合理?根據目前公布的合約顯示,「方陣快砲」總計售台24門,共計4億1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37億),平均單價約1700萬美元;「刺針飛彈」總計售台250枚,共計2億1700萬美元(約新台幣72億),平均單價約87萬美元;「標槍飛彈」總計售台201枚,共計7700萬美元(約新台幣25億),平均單價約39萬美元;「派里級巡防艦」總計售台2艘,1億9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6億),平均單價約9500萬美元。 其中,遭人價格詬病的項目是「派里級巡防艦」及「刺針飛彈」。一艘美軍已經退役的船艦且已使用30年,還要台灣付出每艘約9500萬美元購入,被鄉民稱為「凱子軍購」。對,過去台灣確實當了很多回的凱子,高於市價好幾倍買入武器。平心而論,此次雖仍有當凱子的嫌疑,但與過去相比,確實算盤比較會打了。以下將說明「派里級巡防艦」及「刺針飛彈」兩項軍購價格問題。 首先「派里級巡防艦」,當年美軍最初預算設定的確是4500萬美元(1971年代美元幣值),噸位約3500噸左右,但隨後由於海軍不斷要求增加功能(增建標準一型防空飛彈、拖曳陣列聲納等),以及歷經石油危機通貨膨脹等因素,導致完工造價約達1.8億美元,噸位4300噸左右。就目前資料顯示,美方售予台灣該艦的配備是全功能艦,非以往的閹割版,含有SQR-19拖曳陣列聲納及Mk 13型飛彈發射器。因此,就售價9500萬美元來說確實不便宜,但也未必是冤大頭。 其次「刺針飛彈」,此次軍購中平均單價達到87萬美元,遭人質疑的是,過往美國出售他國此項裝備時平均單價為25萬美元,但這25萬美元的售價其中是否如同售予台灣的一樣,包含人員訓練及訓練靶機等配套措施,則不得而知。因此,本文將從現役美軍擁有的彈量及持有成本角度切入,根據GlobalSecurity.org資料顯示,美軍目前持有13400枚,平均單價60萬美元,這價格並未包含訓練及靶機費用。所以,美方向台灣開出平均87萬美元的單價,並非是獅子大開口。至於授予他國單價25萬美元,該案應係指授予立陶宛(FIM-92A)69枚二手貨的開價,若拿該價格相比本次美國售予台灣最新款FIM-92J(增強搜索微弱熱訊號的無人機)有失公允。因此,此次軍購案整體來說並非完美但可以接受。 從台灣整體的地形以及可能的潛在威脅分析,未來台灣應該更加著重於都市戰及游擊戰方面的應對能力。因為,台灣的大型防禦設施或基地,可能於潛在威脅的第一波攻勢中損壞。據此,陸軍方面應該著重於,輕兵器的採購並且配置大量的數量,例如RPG反裝甲火箭(或中科院自行研發的紅隼反裝甲火箭),這類武器在不對稱的戰鬥中具有相當大的優勢,且搭配台灣高山多城市的地形更可提供隱蔽性;海軍方面則要著重於輕型飛彈快艇的研製及水雷的研發,水雷主要部屬於關鍵航道阻礙大型航艦編隊,誘導其進入狹窄水域或淺水域,再透過輕型飛彈快艇的高機動性,形成局部優勢、快速打擊、快速轉移,此外飛彈快艇吃水淺,可以在大型軍港遭佔領時在一般漁港補給。目前台灣研發的陀江艦搭配雄風三型反艦飛彈,以構成初步戰力,未來應該將大型艦的採購案轉而支持台灣自行研發的飛彈快艇,既能培植本土國防技術,亦可促進本土國防產業。面對與潛在敵人越來越不平衡的武力結構,其實仍應該保持適當的反制手段(例如:中科院的天馬計劃),並且培養特定幾項本土國防工業,如此一來也可避免凱子軍購的再現,更可厚植台灣的前沿科技能力。 【圖為人攜刺針飛彈,來源:中央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