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經濟部推動台灣成為亞太區域流通運籌與物流集散中心

中央社/ 2015.12.11 00:0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1211 10:04:08)生產力4.0時代來臨,在全球化經貿競爭下,物流將是國家競爭力提升的重要關鍵。經濟部商業司透過推動供需運籌物流、港區物流、冷鏈體系物流、宅配/快遞保鮮物流等措施,全面強化臺灣物流產業創新與升級,積極推動臺灣成為亞太區域流通運籌與物流集散中心。

受惠於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臺灣物流業近年來成長快速;同時,看好東協經濟共同體與穆斯林清真市場的龐大商機,經濟部商業司也協助物流業者強化東南亞市場布局,希望以臺灣優勢的物流技術與經驗,搶得市場先機。

為讓業者更了解國際物流市場趨勢,以及分享物流相關計畫推動成果,經濟部商業司日前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04年度物流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吸引超過300名產學研各界人士參加。會中分別邀請締盟集團總經理石鴻斌針對「看見臺灣的希望-掌握跨境流通銷售商機」,以及臺灣清真產業品質保障推廣協會副理事長馬超彥以「全球清真物流發展趨勢與臺灣利基」發表專題演講。

據行政院經濟部統計處所發布的2015年「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報告,我國流通商品外銷流向,103年批發業營業額為10兆1,173億元,其中內銷比重占65.3%,外銷比重則有34.7%,可見流通產業在國內市場飽和狀態下,拓展海外市場已成為趨勢。因此,經濟部商業司自102年度積極協助臺灣產製商品跨境流通布局,並推動供應商共用之庫存整合運營與物流服務模式,來支援多通路之商品銷售與運籌協同作業,未來亦將持續推動流通市場的國際化與多元化發展,促成高品質的臺灣商品境外銷售的管道,拓展國際市場商機。

臺灣冷鏈物流國際化發展今年表現亮眼,應用冷鏈物流服務模式與系統,整合67家業者進行產業應用整合驗證,提升低溫品跨國流通量13.7億元、物流服務營收1.94億元。除了積極推動兩岸冷鏈物流合作,政府也協助業者建立香蕉國際營運中心,推動香蕉國際冷鏈儲運模式,應用溫度監控設備進行香蕉跨境運輸、催熟過程以及內陸配送之溫度變化監管,同時利用全球貨況追蹤系統監控貨物全程儲運狀態與品質,支援其擴展日本、韓國、中國大陸、中東地區等海外市場。

在物流供應鏈重整推動方面,協助跨境流通物流通道佈建與供需物流模式優化應用,輔導業者包括晉証、締盟和立富康等累計達18案、吸引將近1,613家供應商業者參與,並協助物流業者轉型國際流通物流加值與商轉運作服務,促成臺灣產製商品銷售規模達72.5億元。

同時,利用兩岸簽署ECFA及自由貿易港區優勢,經濟部商業司也積極發展與推動「前店後廠」的物流轉運加值出口模式,扶植包括京揚、永塑、裕隆行、全日等4家具物流中堅企業潛力的業者,以系統科技整合其物流夥伴與客戶43家,創造國際物流服務規模達4.6億元。

此外,經濟部商業司也因應城市最後一哩路的冷鏈物流需求,透過資通訊與物聯網技術創新宅配/快遞保鮮物流,帶動鮮乳坊、穀得食務所、東京都物業等20家業者參與保鮮溯源技術應用,其中協助鮮乳坊利用機車冷鏈宅配服務超過20萬瓶鮮乳,協助東京都物業之社區通路低溫品營收年成長32%。

經濟部商業司表示,臺灣對外貿高度依存,同時臺灣地處亞太區域中心的優越地理位置,都是發展物流產業的利基,未來將持續協助物流產業升級與整合,全力推動臺灣成為亞太區之流通運籌與物流集散中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