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是兩岸主政者各取所需的政治安排,也沒有聯合聲明或公報的政治成果,但以兩岸領導人會談的模式開啓兩岸政治對話的事實是相當重要的政治價值,意味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即將進入嶄新的政治里程碑。縱使明年政黨輪替,台灣由民進黨當家執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道路難免有所顛簸波折,民、共雙方也必須共同努力維繫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政治現狀,這是未來兩岸主政者無法迴避的政治責任與義務,也是兩岸關係發展新的政治機遇期,既充滿政治期待與想像,也帶來政治隱憂與變數。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日前接受年代電視「新聞追追追」節目專訪時表示,「我們預期選舉完了之後,雙方會有一個溝通的過程,因為任何的穩定與和平,最重要的前提要件就是,雙方必須要溝通」,對於馬習會,她也表示,「首先,她不反對兩岸交流,甚至覺得兩岸交流是必要的,因為它可以讓兩岸關係穩定下來,她也不排斥兩岸領導人的見面。如果是成功的見面,有人民與民意支持,在民主的基礎上去見面的話,這對兩岸的和平進程是有的。…,作為國家領導人的責任必須要把民主機制建構好,讓台灣人能夠確保,做重要決策的時候,可以參與,可以有自由意志做選擇,這是任何世代台灣人與台灣領導人必須做的事情。」 顯然,從台灣的角度出發,蔡英文認為馬英九所進行的馬習會缺乏人民與民意支持的民主基礎,但她不排斥兩岸領導人的見面,可是必須把民主機制建構好,她更認為「選後,兩岸雙方必須要有一個溝通的過程」,兩岸才有可能穩定與和平。這是蔡英文在馬習會後10幾天來對大陸所展現的政治誠意與善意,她相當清楚瞭解她當選總統後必須與大陸展開政治溝通,以確保台海的和平穩定。至於兩岸領導人的會面則必須等到台灣內部把民主機制建構好才能推動進行,而這個民主機制的建構,看起來就是她先前提到的「對等尊嚴、公開透明與不要有政治前提」做為會面的程序原則及要件,可能透過跨黨派的「台灣共識」會議或兩岸協議監督處理條例的特別立法方式予以確立下來,目前來看,選後要立即進行蔡習會的客觀條件與可行性並不高,但兩岸應該儘速進行政治溝通。 這是繼蔡英文今年六月訪美提出「維持兩岸現狀」與「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的政治論述之後,進一步拋出「選後溝通」的兩岸穩定與和平的具體主張,似乎意味著,兩岸關係發展不應該因為台灣內部的政治變動或政黨輪替而有所翻轉或改變,兩岸主政者必須共同面對台海的和平穩定展開政治溝通,甚至在過去歷史事實互不否認的基礎上找尋新的政治對話共識,以共創未來的兩岸新局。 國、共之間有「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或「一中原則」的政治基礎,不管對「一中」的定義或內涵存有多大的政治歧見與爭議,但在雙方「互不否認治權、互不承認主權」的政治定位上是存有共識的基礎。民、共之間的政治互信較為薄弱,雙方目前也沒有政治共識的基礎,這是蔡英文當選後必須正視面對的嚴肅政治課題。看起來,對岸給蔡英文必須處理的時間是五二○的總統就職演說,而政治底限則是民進黨必須「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這是蔡英文當選後必須面對的政治考驗與挑戰,如何在「兩岸分治」與「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距離中找到可以相互忍讓或接受的政治平衡點或公約數?恐怕就是蔡英文提出選後兩岸溝通主張必須克服的政治難題與障礙,這是蔡英文選後「如何維持現狀」的重要政治觀察指標,也是兩岸關係發展是否會產生重大變化的轉折關鍵! 選後,兩岸主政者必須溝通對話,無論是陳水扁或馬英九當選後都曾發生,只是16年或8年的政治時空環境有所不同而已,但最重要的政治價值都是在確保台海和平與穩定,雙方在不同的政治基礎上發展兩岸關係。如今,蔡英文即將當家做主,馬習會又進一步的為兩岸現狀劃下新的政治底限,不管「一中各表」是否真的消失不見了,但蔡英文上台後所面臨的兩岸關係絕對是更加嚴峻難解,如何確保並維持台海的穩定與安全?對「一中問題」如何找到雙方可以某程度「政治諒解」的替代方案,這是蔡英文必須展現政治智慧與善意的考驗開始,但也是大陸當局必須體現政治彈性與務實韌性的重要開端,亟須雙方各讓一步,讓雙方的接觸溝通與對話能有新的進展與成效。 新時代的兩岸新變局,是新的政治挑戰,也是一個新的政治機遇,如何化解兩岸可能政治對撞的危機?如何正面解開兩岸根本性的政治障礙?如何共創兩岸互利共榮的新政治時代?就看兩岸主政者願不願意拋下政治成見、擺正政治態度並展現善意和解的政治智慧與格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