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病理部主治醫師張珍表示,瘜肉是指黏膜上皮突出進入腸管腔,從外觀來看可以像孢子一樣有柄,或是沒有柄,則看來像黏膜增厚;從病理學的觀點來看,分成贅瘤性瘜肉及非贅瘤性瘜肉。贅瘤性瘜肉指腺瘤,為癌症的前驅病變,可根據型態分為管狀、絨毛狀、無柄鋸齒狀或是三者也可以混合出現。非贅瘤性瘜肉,若是偶發性(非遺傳性),一般認為不會進展為癌症,可分為增生性瘜肉、發炎性瘜肉、過誤瘤型瘜肉等。取下來的瘜肉,若屬於腺瘤或是癌前病變,表示病人的腸黏膜上皮可能有罹癌風險,建議需再定期追蹤。
張珍指出,大腸黏膜上皮一開始是正常的,在新陳代謝或是損傷修復過程中,受到環境或是食物的影響,一些抑制癌症的基因產生突變,而失去功能,以及導致癌症的基因也被活化,會造成腺瘤;另外,若是修復基因突變失去功能,也可能造成腺瘤,腺瘤若是不處理,繼續累積與生長、分化、凋亡相關的基因突變,腺瘤就會演變成原位癌,再進展到侵襲癌,最後多處轉移到別的組織器官。
張珍醫師表示,從相關篩檢和治療,由於瘜肉及大腸直腸癌較正常,黏膜容易出血,可由糞便潛血檢查偵測到;糞便潛血免疫法試劑針對人類血紅素抗原設計,故比較不會與消化食物殘渣起反應,目前健保有補助 50至74歲民眾每 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若是測試結果陽性,須做大腸鏡,檢查是否有瘜肉或是腸癌;在腺瘤時期,可以直接以大腸鏡將其夾除,治療兼診斷;若是演變成癌症或是腺瘤太大,勉強切除可能造成腸壁破裂,則必須手術切除;術後視腫瘤侵犯深度及轉移情況,即腫瘤分期,決定是否加做化學治療;針對轉移性腫瘤,可測試腫瘤的特定基因,若是適合的話,可以考慮使用標靶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