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保命?害命?乳癌患者能吃黃豆嗎?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5.10.21 00:00

許多乳癌病友在得知罹癌的壞消息時,除了錯愕,也懷疑可能是「病從口入」,大豆製品就是其中一種被點名的食物,然而,臨床上營養師卻鼓勵乳癌病友適度攝取黃豆,以補充蛋白質和提升體力。究竟,對乳癌病友來說,豆腐和豆漿等豆類食物是保命食物?還是害命食物?

大豆和其豆類製品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近年醫學研究證實適度攝取有助降低乳癌的復發率。

喝豆漿會增加乳癌風險?保健知識大逆轉

嘉義基督教醫院營養師王曉梅表示,乳癌的發生與雌激素接受體陽性有很大的關係。大豆和其豆類製品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因其分子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度高,過去研究認為會刺激癌細胞呈現雌激素接受體陽性,提高乳癌惡化的風險,因此主張乳癌病友不宜食用這類食物。

不過,這項說法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被醫學界扭轉!近幾年國內外研究陸續證實,大豆類食品對乳癌病友是安全的,甚至可以預防乳癌發生和復發,有效成分就在於大豆植物中的異黃酮和其他植化素。

王曉梅營養師說明,雖然植物異黃酮的分子結構與人體雌激素很像,但作用卻有不同。大豆異黃酮和雌激素接受體的關係就像鑰匙和鎖孔,即使異黃酮也能插進雌激素接受體的鎖孔中,卻無法像人體雌激素一樣可以轉動鎖孔、發動攻擊。而且異黃酮類植物雌激素有比較弱的雌激素作用,對身體具有部分保護性的角色。

每天攝取1至2份豆類食物,補充蛋白質和異黃酮類植化素,有助乳癌病友控制病情。

每天攝取1至2份豆類!份量基準如何算?

釐清了大豆異黃酮與乳癌之間的關係後,就能毫無限制地攝取豆類及其製品?那可不行!王曉梅營養師提醒,應避免亂吃高劑量的大豆異黃酮類保健食品、過度加工的豆類製品,最好以天然食材為主,每天攝取1至2份豆類食物,除了補充異黃酮類植化素,也增加蛋白質的吸收,增進抗癌所需的體力和活力。

每份豆類食物需含有7公克蛋白質,相當於黃豆20公克、毛豆60公克、豆皮15公克、濕豆包25公克、臭豆腐60公克、豆漿240毫升、豆腐110公克、黃豆乾70公克。

蛋白質遇高溫油炸會變性 少油烹調較安心

需注意的是,蛋白質食物經高溫油炸會變性,產生致癌性,因此料理時,應把握少油、短時間、低溫、少油炸的烹調原則。除適度攝取豆類食物補充蛋白質之外,營養師提醒乳癌病友每天應吃足蔬果量,補充多樣性植化素,也有助控制病情。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2/2932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