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大師觀察產業趨勢 中衛中心董事長佘日新「新日微信」:2015 vs.2008

大成報/ 2015.10.20 00:00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報導】

歷史常以類似的風貌在不同的時空交會中重複出現。2008年的金融海嘯以信用擴張所造成的泡沫破滅,戳破了過度消費的槓桿泡沫。七年的時間,全球經濟在風雨飄搖中,還未來得及讓過度膨脹的信用沈澱、回歸基本面,中國經濟的下行速度又戳破了高增長或穩增長階段的產能擴張,讓去化過度膨脹的產能成了新的產業目標,同時壓縮了後續的成長動能。過猶不及是我們反覆修正的規律,驚覺「太超過」之際,需要力挽狂瀾地將局勢往「不及」的方向修正,所幸,修正的頻率與幅度都在智慧化的發展下,容許2015的我們比七年前更有可能達到有效的資源配置。

在工業化與工業4.0的美、德製造霸權之爭,以及在相關領域中不甘示弱的日、中追趕,無論肇因於過度投資、抑或產消效率的提升,台灣周旋在這一波供給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戰中,如何建設小而精巧以對抗大而不當,考驗我們精實的策略思維。當「大國」忙著去化過剩的資源之際,台灣如何內化這些剩餘,補足台灣的缺乏,需要更有創意的處理生產者剩餘和消費者剩餘。盤點誰剩了什麼?釐清剩餘可填補什麼不足?是重組剩餘配置與規劃新商業模式的起步。台灣不需在一知半解的狀況下,趕時髦發展共享經濟,但共享經濟的確能更有效率地媒合生產者與消費者剩餘,Airbnb和Uber這兩個指標型的共享經濟模式都是架構在這個規律上。

據此,網際網路架構的連結潛力,甚至將原本未投入的產能與潛在的市場消費都激發出來了。「連結」這個網際網路所締造的可能性,模糊了主權界線、產業界線、虛實界線與產消界線,當台灣考慮開放Airbnb與上海自貿區試點Uber的決策,對於兩岸的房地產與交通運輸的投資與消費會投下什麼震撼彈?令人持續關注。在新的時代,剩餘的是那些不能提升消費者效用的財貨或服務,而去化剩餘的努力往往引發新一波的創新與變革。邇來台灣的金融創新加速彌補過去的停滯與缺口,希望以更有效率的連結形式將金融活力注入產業的各個面向,金融的變革也將主動改變或被動反映製造、物流與消費型態,反之亦然。

產業的典範轉移已往不可逆的方向快速發展,因為O2O跨越類比與數位,快速地以新的姿態顛覆產業規律。不過,無論形式如何轉變,我們若能掌握剩餘的本質、去除多重面向間剩餘的矛盾,便能梳理出一個同時達成多目標管理的可能,在取捨之間,找到可執行的方案。台灣在今年的工總報告中是一個五缺的經濟體,而僅存剩餘的資源也在快速流失中,如何精確盤點生產與消費的剩餘,以更有效率的連結機制,引導剩餘在國際間有效流動與耦合,是台灣刻不容緩解決的課題。

(圖文/中衛中心提供。本文轉載中衛中心佘日新董事長所撰規模與範疇之三十二:2015 vs.200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