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80歲莊喆 繪畫抽象理論近甲子

民生@報/陳小凌 2015.09.28 00:00
【文/陳小凌】台灣60年代「五月畫會」健將莊喆回來了!致力於探究繪畫與抽象理論近一甲子,今年80歲的藝術家,喜歡山水畫中寫意筆觸的快速感,蒼潤流動縱深探索藝術本質;曾融合了拼貼技藝,水墨、畫布、宣紙拼貼是創作實驗的重心,畫面充滿詩的語境轉化的視覺意象。而在紐約赫德遜河畔取得飄流木轉化為立體空間,化腐朽為藝術!

《莊喆回顧展→鴻濛與酣暢》正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展,一百五十餘件油畫、壓克力彩、浮雕、立雕等作品,分為五項主題:文字書寫皴紙拼貼、提煉自然山水形質、造像系列辯證延展、手觸感與物質空間、鴻濛之外酣暢淋漓。同時陳列素描、文字手稿、訪談紀錄影片和文章專著等,了解其藝術創作的整體風貌。

策展人劉守仁表示:莊喆早期強調詩意的抽象象化,其激進的表現手法,就是將棉紙裡的粗筋、紋理、色澤,經由手撕、剪、裁,和黏貼的皺摺衍生多變的視覺圖像;書寫文字穿梭於撕破、補貼重複的畫面,在視覺與觸覺上,強化了紙在畫布上柔性與韌性的衝擊勁道。雖藉由西方的表現手法,然而畫面的構成空間真實展現東方的精神。

莊喆抽象山水受到前代畫家的影響至為深遠,他心儀石濤、八大、徐渭、陳洪綬,從其中汲取養分並立定精神,進而揮灑出直觀心象的抽象山水。而畫家繪畫的形式語言,抽象或具象並非重心,主要以筆勢牽引解悟圖象,詮釋每一幅畫的真情流露才是視覺核心。

「如他在千禧年後繪寫的十六羅漢系列,靈感來自於晚唐五代貫休畫的羅漢尊者。十六幅羅漢以水墨繪寫於棉紙,筆畫勾勒羅漢像的容貌、衣著、姿態,輔以濃淡墨與色彩皴染,不僅含有感性之淋漓盡致,而且顯得婉約輕盈,藝術家將創作的哲思與精神,投射於羅漢造形之中。」

於紐約赫德遜河畔取得飄流木的材料,有感於都市環境對原始自然的摧殘,敲打形塑木料紋理姿態,化腐朽為生動形象,作品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充滿無限想像空間。藝術家創作過程充滿觸感與未知的變數,造形經由思想與意志建立空間機緣,它們形成了自然單純原生的詩篇,莊喆歸納名為「赫德遜系列」主題作品的一部份。

「鴻濛,係直指造化之端、元氣盡皆酣暢淋漓,又解析為東方之野,日所出,鴻濛之外,意味日出所在的外面,指涉極為深遠意涵,」這是此次回顧展的切題。展期至明年一月三日。

圖說:莊喆畫作「銀山天浪」。北美館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