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寒流 望僕號 味全龍

嘉南出現水稻瘤野螟初期危害 應即時作好防治工作

台灣好新聞/ 2015.09.07 00:00
記者柯衿契/台南報導

第二期作為水稻瘤野螟好發季節,尤其常在颱風過境後出現田間密度升高現象,近期臺南、嘉義等部分地區已發現水稻瘤野螟初期危害,如沒有注意防範,可能影響水稻後續生長,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昨日呼籲稻農加強注意田間狀況,即時作好防治工作,以降低該蟲發生密度,減少損失。

圖說:瘤野螟幼蟲正在危害成長中的水稻。(記者柯衿契攝)

水稻瘤野螟又稱縱捲葉蟲、捲葉蟲、葉尾蟲。成蛾產卵於水稻葉片上,每隻雌蛾可產卵100至300粒,初孵化之幼蟲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之食痕,二齡後會將葉尖捲成筒狀,並藏匿其中,取食葉肉,殘留長條白色斑紋,族群密度高時幾乎所有葉片均會受害,由於瘤野螟於抽穗後主要危害劍葉葉片,因此對產量的影響不容忽視,應注意加強防治。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在瘤野螟防治上除了直接辨別危害狀,也需注意田間成蛾密度,藥劑防治的基準如下:1.平均每叢稻有1隻幼蟲時,便需進行防治。2.水稻田若發現每平方公尺約20叢稻平均有1隻成蛾,即為成蛾發生盛期,於此時期7 天後用藥,以防治甫孵化的初齡幼蟲。防治上可施用15%布得芬諾可濕性粉劑1000倍、75%歐殺松可溶性粉劑1500倍或2.8%賽洛寧乳劑2000倍液,如有防治上的問題可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陳盈丞、陳昇寬06-5912901轉302、303。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