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谷翔平 徐名駒 鼎泰豐

寶寶吃副食品?5訣竅健康吃(上)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漢湘文化 2015.07.24 00:00

方法1/規律的生活作息

固定的起床時間、吃飯時間、小睡時間、晚上上床時間,所有的時間都是固定的,這樣當孩子哭泣時就很容易分辨孩子的哭泣是為了什麼。生活規律的孩子,不但好吃、好睡、情緒好,也很好帶。

方法2/吃副食品的時間要正確

將奶和食物泥當作一整餐食用,餐與餐之間間隔4小時。

先親餵母奶

後吃食物泥(大孩子可以先吃食物泥,後親餵母奶)

先吃食物泥

後瓶餵母乳

先吃食物泥

後喝配方奶

每餐的時間約控制在30分鐘內

不要把食物泥放在兩餐奶中間食用,部分的孩子在奶和奶之間通常是吃不下太多的食物泥(因為已經喝飽了),這樣有時孩子反而會拒絕食物泥,導致媽媽誤以為孩子不喜歡吃食物泥,其實是孩子根本吃不下。

方法3/堅持,不依照孩子的喜好選擇食材

父母要堅持為孩子均衡的飲食把關,堅持給孩子對的飲食方式,不是孩子不喜歡某種食材就幫孩子剔除、不給孩子食用,應先少量給予或添加其他食材一同食用,讓孩子先習慣後進而喜歡,換個方式讓孩子食用父母以為孩子不喜歡的食材。

多元食材能讓孩子擁有均衡的飲食,孩子若能從小就吃過各種食材,從小就認識、熟悉每種食材的味道,這樣等到孩子真正接觸單一的固體食物時,才不會因為沒吃過、不熟悉味道而產生恐懼心理,也能讓孩子真正擁有均衡的營養與健康的身體。

例如:孩子剛開始不喜歡吃胡蘿蔔,那照顧者可以減量給予或是和其他食材一起製作(例如:胡蘿蔔+馬鈴薯),如果只是將胡蘿蔔剔除不給孩子吃,那孩子只會愈吃愈少食材,甚至愈吃愈挑食,這樣就無法從食物中得到均衡的營養,也可能從嬰幼兒時期就養成挑食的習慣。因此,對於孩子的飲食父母必須堅持,不然易淪於惡性循環的惡夢之中。

方法4/杜絕過多、過甜的果汁

很多孩子第一次食用的副食品就是果汁,有的果汁是市售的,有的果汁是父母壓榨的,以長時間解決孩子副食品問題的經驗,我並不建議果汁成為孩子剛開始接觸的副食品。一方面因為大人吃水果是為了水果裡面的纖維素、蛋白質、膠質與眾多的維生素,但水果經壓榨後只剩下果汁,就如同丹瑪醫生所說的:「只吃進糖分和水分而已。」

另一方面,當水果打製成汁後,甜度比直接吃水果來得更甜,果汁的高糖也會導致孩子對於其他含糖較低的食材沒有興趣,更會影響孩子吃副食品的狀況,1歲以下的孩子容易因此而導致副食品吃不好,嚴重地影響了正常的飲食。

晴媽咪小叮嚀:當然並非每個孩子都會因為吃水果而導致副食品餵食有困難,但一方面預防勝於治療,另一方面若能先杜絕孩子從小就喜歡高糖分的食物,也不用擔心孩子因甜食而拒絕較無高糖度的天然食材。

果汁並非孩子身體一定需要的食物,尤其市售果汁更可能含有多種人工添加物及色素,對孩子的身體危害更大。因此建議可以將適量的水果添加在副食品中與其他食材一同打製成泥後食用,或等孩子長了較多的牙齒後,將水果切成薄片狀讓孩子在吃完正餐後自己拿著吃,一方面學習手的抓握力,一方面把真正的營養吃進身體裡。

方法5/杜絕零食、飲料與食品添加物

很多媽媽都曾問過我:「孩子原本吃副食品吃得好好的,後來有一點排斥,但最近只要看到碗就撇頭或用手推開,若是硬餵還會哭鬧吐掉,怎麼會這樣?該怎麼辦?」

其實,都是因為吃了以下食物:水果、米餅(1歲前的孩子較容易發生)、各式麵包(包含吐司類)、大人的食物(較重的調味)。

米餅通常是在孩子滿6個月後家長會購買讓孩子食用的小點心,因為標榜著6、7個月以上可以食用,所以通常包裝背後的內容文字就被忽略了,但仔細看看,幾乎所有的市售米餅幾乎都含有人工添加物、各式糖與鈉,很多孩子因為食用了米餅,反而不喜歡吃天然的食材,尤其是4~12個月的孩子如果很早就接觸到各種大小品牌的米餅,易造成孩子對副食品的排斥,因為天然食材製作的副食品,在沒有人工添加物或鹹甜味的添加下,孩子根本不想食用,更別說好好地吃一餐了。

因此,在孩子1歲以前除了副食品、奶與水外,建議真的不需要任何其他非天然的零食、點心與過甜的水果。

目前所接觸到的孩子中,副食品餵食困難或曾經拒食的孩子就占了一半以上,很多孩子一旦嚐過有人工調味或含人工添加物的食品滋味後,再讓孩子食用沒有任何調味與添加物的天然食物,孩子就會產生抗拒的行為, 剛開始只是小小的厭食,但隨著所吃的非天然食物、人工添加物愈來愈多時,就變成抗拒副食品,這個時候很多的父母和長輩們只看到孩子不吃副食品的表象,卻不知道孩子不吃副食品的主因,反而一直檢討是不是媽媽做的副食品不好吃、孩子不餓、孩子生病了…。

接著,照顧者就開始不知所措,當孩子不願意吃副食品時就給予上述的食物,這時孩子就更不願意吃副食品了,而「孩子不吃副食品就給米餅、麵包或大人食物」的惡性循環也就隨之展開,通常照顧者的想法是「不吃副食品怎麼辦?不能讓孩子餓肚子啊!不然就多少給點米餅、麵包或大人食物,這樣至少不會餓到。」、「有吃總比沒吃好」,也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所以就慢慢演變成,孩子聰明地了解到只要不吃副食品就有別的食物吃,照顧者也就依照孩子的想法,不吃就算了反正吃別的,接下來就是媽媽們的問題了。

媽媽們之後可能會面臨的大問題有:

1.孩子厭食、拒食

2.孩子挑食、偏食

3.孩子愛吃零食、愛喝飲料

4.孩子非麵包、餅乾、零食不要

遇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式

訣竅1/斷然為孩子戒掉除了水、副食品和奶(母奶、配方奶)之外的食物

除了父母外,如果讓孩子養成這些習慣的是保母和長輩,這時就要請父母們拿出溝通的本領,以婉轉但嚴肅的方式告訴照顧者這些非天然食物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傷害,通常只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溝通,大部分都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照顧者都希望孩子好帶,因為吃得好的孩子通常都睡得好,吃得好又睡得好的孩子情緒也會好,吃好、睡好、情緒好的孩子不但健康,而且愛笑又可愛,誰不希望有這樣的孩子呢?

訣竅2/矯正習慣

若孩子已經養成吃含有調味料或有添加物的食品,且嚴重地拒絕副食品時,這樣除了斷然為孩子戒除外,另一個快速又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副食品不吃就「收起來」,等下一餐再吃。

當然在將食物「收起來」的態度上父母必須是溫和且不帶情緒的,要清楚地讓孩子知道:「吃不下沒關係,下一餐再吃。」

我會建議幫自己和孩子都訂下每天的固定作息,因此若孩子在中午12點該吃食物泥,那給孩子20分鐘的時間,在20分鐘後不管孩子只吃一點或是拒絕食用,這時都將食物收起來留到下一餐下午4點再吃,補足孩子原先要吃的量後讓孩子繼續食用,而在兩餐之間,除了水之外,不給孩子任何食物或奶,這樣才能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吃飯時間就該認真吃飯。通常只要父母堅持,大多數的孩子都可以在3~7天的調整時間內回歸正軌。

不要以為當孩子不願意吃自己的食物泥時,讓孩子吃大人的食物就會改善孩子不吃的狀況,答案是「不會的」。因為往往孩子在牙齒不足的狀況下吃了大人的食物,剛開始是新鮮感,但吃了幾次後孩子也不想要了,因為有些食物在沒有小臼齒的狀況下是咬不爛、無法磨碎的,吃多了反而傷害孩子的腸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因此大人的食物孩子吃不了多少,頂多幾口,吃了幾次後就不要了。但要孩子回頭再去吃自己的食物泥,又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矯正與養成,才能再次恢復孩子飲食的正常狀態。

晴媽咪小叮嚀:有些人會說,這樣的矯正方式會不會太強烈了?會不會對孩子不好?

請仔細且不帶情緒地思考一下,是誰造成這樣的狀況?是父母還是照顧者?是誰養成孩子的飲食壞習慣,讓孩子要受這樣的苦呢?

所以當父母的我們若不儘早努力解決,屆時孩子飲食的狀況只會愈來愈糟,一旦從小就飲食不正常、營養不均衡,那長大後偏食的狀況只會更加嚴重,即使2歲後開始吃固體的食物也一樣。

本文出自漢湘文化《晴媽咪副食品全攻略》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4/2772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