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專欄 /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蕃論戰/程凱/專欄 2015.06.12 00:00
  本周末,國民黨就將舉行2016總統大選黨內初選民調,屆時如果洪秀柱副院長通過30%的民調門檻,便將正式獲得國民黨提名。洪副院長如今聲勢,與4月份府宣布參選時,已不可同日而語,大有順利問鼎總統候選人之勢。相較之下,原本多數人心中認定的大咖王金平,卻又在此時冒出義不容辭的說法,讓漸漸沉澱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之爭,再吹皺一池春水。 然而,讓王院長與支持者意料不到的是,義不容辭說,並未讓王院長的支持聲浪明顯加強。相反的,引起更多黨內人士與社會大眾的負面批評,讓王院長急著出來滅火、阻止支持者的相關行動。 在上個月國民黨初選領表截止之前,各界對於王院長參選總統,其實帶著正面期待。畢竟,在9月政爭之後,王院長已經展現了政治人物高度的人脈與柔軟身段,即使馬英九身為總統,挾行政與與司法優勢,都無法撼動王院長,同時社會中支持王院長的聲音,也大過於馬英九總統。在去年九合一大選之後,馬總統黯然辭去黨主席,朱立倫又一再表示不會參選,王院長若挺身而出,在黨內可說已經全無對手。 或許是國民黨的醬缸文化使然,又或者因為王院長想塑造非我其誰的聲勢。外界至今對王院長位於最後時刻循黨內初選機制前往領表,仍眾說紛紜。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不論王院長心中所想為何,恐怕這一念之差,讓這位政壇老驥,從此與總統大位無緣。 去年九合一大選,國民黨輸得慘。但輸的原因,並非民進黨多好,並非第三勢力真正成為氣候。由投票率與投票數換算可以得知,民進黨候選人並未在票數上取得大幅成長,國民黨大敗的主因,是許多泛藍陣營的選民不願出來投票。泛藍支持者或許對特定議題各有想法,但對國民黨普遍失望、不滿國民黨所呈現出的老態與顢頇,顯而易見。國民黨若期待於2016產生鐘擺效應,持續執政,打敗蔡英文之前,先要重新凝聚國民黨支持者自身的熱情或許更為重要。畢竟,藍綠基本盤仍在,與四年前相比,蔡英文也未有讓人驚豔的明顯進步,加上去年底當選的綠營首長普遍施政不力,民眾怨聲已起,國民黨若有一番新氣象,2016仍大有可為。 洪秀柱雖然是國民黨幾十年的從政黨員,但她始終不被認為是傳統國民黨當權者或主流派系的一員,敢言、不服輸、228受難者的出身背景,以及清晰簡潔的政治理念,都讓藍營支持者耳目一新。王院長一輩子在政界機關算盡,卻未掌握支持者民心意象的轉變,錯誤評估洪秀柱部會通過黨員聯署,因而做出不領表的決定,可能成為王院長最大的政治誤判。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洪秀柱不但通過黨員連署門檻,更在短短時間內迅速累積民氣,藍營支持者更相信無論2016結果如何,至少洪秀柱有帶領國民黨揮別去念年1129慘敗後的低迷氣勢。洪秀柱不但成功重新凝聚黨內士氣,甚且對網路族群、年輕選民都有強大吸引力,儼然是個不白目的柯文哲。 勢已至此,王金平的義不容辭,挺王派吵著改民調規則,或質疑中南部部支持洪秀柱的聲音,都顯得微弱且荒謬。若義不容辭,為何要等徵召,而不當初勇敢領表?若王金平真的對中南部有如此吸引力,國民黨近幾年在各項選舉,中南部的選票為何急遽流失?難道是王金平刻意不挺國民黨?而且,只說王金平在南部有實力,也應該想想王院長對泛藍支持者,或著濁水溪以北,包括年輕族群與中間選民中,又有多大吸引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