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救命之愛化成動力 彭致文專注研究

中央社/ 2015.06.10 00:00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0日電)日前獲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的彭致文,小時候蹲在大馬路中間撿鞭炮,沒注意迎面而來的大卡車,鄰居奶奶衝過來抱著他被撞倒,奶奶過世,而他在醫院躺了半年。

如今彭致文將奶奶的愛化成生命動力,走出研究之路。由於台灣罹患鼻咽癌的比例高,EB病毒與鼻咽癌的發生密切關係,因此他研究EB病毒逾10年。

彭致文出生於花蓮富里鄉下,一路從偏鄉富里國小、花崗國中、花蓮高中,到中興大學求學,再到哈佛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2004年回到花蓮慈濟大學任教,是真正土生土長的花蓮囝仔,也是東部地區第一位獲得「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生命科學組的研究人員。

「專業的研究跟城鄉距離無關,最重要的是決心和毅力。」彭致文說,一心只想回到花蓮服務,並打造像哈佛大學一樣的實驗室,準備離開哈佛前半年,把美國的家當賣掉,買實驗器材寄回台灣,不管在哪裡落腳,都可以馬上進行實驗。

彭致文說,當時每天都睡在5坪大的研究室裡,只有洗澡才回宿舍;那段時期離開實驗室最久的時間,就是過年回富里和家人團聚。

「我7歲命就沒了,是鄰居奶奶救了我。」彭致文回憶,小時候住在鄉下,沒有什麼娛樂,當選舉車放著鞭炮過去,他蹲在大馬路中間撿鞭炮,一輛卡車開過來他沒注意,結果對面的奶奶衝過來抱著他,奶奶因此過世。

彭致文說,自己紓壓的方法就是每天跑操場,一次跑40、50圈。國內許多路跑、鐵人三項活動都參加,今年3月帶著實驗室學生一起參加鹿野路跑。

彭致文表示,做科學興起容易,卻不易持續久遠,科學人如有鐵人的意志就能帶領自己不顧一切衝到盡頭。1040610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