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美關係大豐收,兩岸關係待考驗

美麗島電子報/郭正亮 2015.06.06 00:00
2015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訪美,是近年來罕見的台美關係大豐收,主因是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成功要素同時匯聚,使民進黨的台美同盟路線,得到空前強大的政治動能。

首先是「天時」。蔡英文出訪日5月29日,正好是新加坡香格里拉軍事對話開幕,美中南海衝突方興未艾,兩大國展開近年罕見的軍事較量。美中關係迅速惡化,使美國更樂於拉攏民進黨打出台灣牌,間接向中國施壓。

其次是「地利」。台灣位居東海和南海交匯點上,近年因為中日東海衝突和中美南海衝突,地緣戰略價值突然迅速提升,成為美、中、日急於拉攏的戰略夥伴。尤其是台灣實質掌握南海太平島,距離這次中國引發填海造陸爭議的永暑礁只有60海里,更被美國視為監看永暑礁未來發展的最佳基地。美國重新發現台灣的軍事戰略價值,促使美台軍事合作正式浮上檯面。

最後是「人和」。2011年蔡赴美訪問成績不佳,加上2012年總統敗選,促使蔡全面檢討民進黨的對外政策,尤其是台灣在美中之間的角色,以及如何維持兩岸和平穩定,成為蔡東山再起的首要思考課題。蔡這次訪美明顯有備而來,不但先派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數度訪美確定表達重點,前外交部長黃志芳也特別出任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與來訪美國要員率先進行深入溝通。

天時、地利、人和,使2015年蔡英文訪美得到空前豐收,包括四方面:

一、深入詮釋「維持現狀」內涵,傳達出穩健成熟的領導人形象。

二、承諾參加美國主導的TPP,爭取和美國發展多面向經濟合作。

三、深化台美軍事合作,包括參加環太平洋軍演、軍備合作等等。

四、規格提高,台灣總統候選人首度進入國務院和白宮行政大樓。

正如聯合晚報資深記者郭瓊俐所言,蔡英文這次訪美明顯是謀定而後動,民進黨不斷拋出訊息,表示和美國已經溝通好了,「所謂溝通好了,其實是先拿到考題,知道美國關切什麼」。最明顯的事證,是蔡在美國的兩次重要發言,首先是6月2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台美關係更上層樓」(Taiwan can build on US ties),提出台灣對外政策的四大支柱(擴大與美國多面向合作;找出可參與並有利於國際社會的國際性計劃;透過貿易多元化,保護台灣的經濟自主性;增進與中國有原則性的互動);然後是6月3日在CSIS演講承諾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巧合的是,蔡英文的兩次重要發言,與6月3日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l)所強調的美國利益和關注焦點,在於「台灣持續成長,兩岸關係持續穩定,台灣持續發展貢獻區域和全球能力」等等,幾乎完全一致。

除了核心論述符合美國關切之外,蔡在訪美期間所展現的領導人風範,也讓美國各界表示肯定。誠如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曼(Walter Lohman)所言,蔡最想傳達的訊息就是「你們可以相信我」、「我不會打亂美中關係、不會打亂台美關係」,羅曼表示看完蔡主席的整體表現之後,確實令他感到信任,也認為其他美國人會信任她。

除了展現領導人風範之外,蔡也展現出議題管理的精明。例如她在CSIS演講首度提出「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新論述,隨後部分提問人故意導向「九二共識」或「台獨黨綱」,她都請提問人回去讀演講稿,不願在新概念架構之外橫生枝節,導致焦點轉移或錯誤解讀,衍生出不必要困擾。

此外,蔡也展現出面對尖銳問題的睿智處理。例如前美國亞太助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問她「美中台三方對『現狀』的理解各所不同,台灣如何面對?」,她立刻跳出「現狀」爭論的陷阱,表示儘管三方理解有所不同,但她堅信「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應是三方的共同交集」。這個充滿智慧的回答,當下就得到坎貝爾認同。另如被問到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說她「要能過得了13億中國人民的考試」,蔡四兩撥千斤表示「這是崔的立場必須說的話,不予置評」,輕鬆化解可能面臨的兩岸衝突尷尬。被問到對習近平看法,她一方面稱許習的反貪腐行動,以及習的堅強意志力,另一方面也希望習能展現更多彈性,對台灣有多一點理解,充分展現出她「和平不鬧事」、「不挑起爭端」的自我要求。

不過,台美關係大豐收,並不等於兩岸關係也豐收,美國對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論述感到滿意,也不等於中國大陸樂於接受,尤其在美中南海衝突方興未艾的此刻,美國刻意拉攏民進黨打出台灣牌,大陸明顯不以為然.

例如6月3日大陸國台辦記者會上,媒體詢問大陸如何評價蔡英文在華爾街日報所提出的「一個更穩定一致且可持續的對中關係」,以及「將與中國保持全面且有原則的互動」,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仍然照本宣科表示「我們對民進黨的政策是明確的,不會改變。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否定這個基礎,繼續堅持『一邊一國』的台獨分裂立場,在兩岸關係上是找不到出路的」。

顯而易見,不管是大陸國台辦或駐美大使崔天凱,目前仍以不變應萬變為基本立場,主因是現在距離明年1月總統大選還早,加上今年9月習近平將赴美進行國事訪問,大陸一方面想更深入了解蔡的兩岸論述,一方面也還有許多機會做出回應。事實上,類似「聽其言、觀其行、再決定」的立場,也包括部分美國兩岸專家,例如很了解台灣的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早在4月24日即表示,美國與蔡英文的對話可能有不同階段,第一階段是蔡訪美之前,第二階段是蔡訪美,但之後可能還會持續許多討論,美國沒有理由在她訪美時就做出最終判斷。正因如此,卜睿哲面對記者追問如何評價蔡的兩岸論述時,一再謹慎表示他目前沒有評論。

可預期的是,美中對於蔡兩岸論述的後續觀察,將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兩岸政治定位:蔡提出「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的具體內涵,尤其是與「九二共識」或「一中憲法」的可能交集。

畢竟在CSIS演講當天,就有美國在台協會理事卜道維(David Brown)追問蔡所謂「現行憲政體制」(existing constitutional order)為何?蔡表示「我以教授身分提供定義,包括憲法內文、增修條例、相關憲政釋文、法官判決以及政府與人民的相關運用,只要是跟憲法、釋憲、跟運用有關,都包含在我所謂的現行憲政體制裡」。

顯而易見,蔡試圖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概念,同時包容中華民國憲法所內涵的統獨兩種成分,一方面是與「一中」有所聯繫的中華民國憲法本文和增修條文,另一方面是民主化和台灣化之後的中華民國憲政運作。不過,也正因為「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可能與「一中」產生交集,必然在未來引起更多激烈辯論。例如2012年明確反蔡的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Douglas Paal)即表示:「不確定蔡的說法是否代表蔡接受兩岸關係的既有政治基礎,但蔡若願意在中華民國憲法下參選,選上後依憲法宣誓就職,對兩岸關係仍然有意義」。

二、兩岸溝通管道:蔡如何在缺乏民共政黨交流的現況下,與大陸當局保持順暢溝通,確保兩岸的和平穩定局面。

蔡5月31日在洛杉磯僑宴演說中,即表示「民進黨如果明年有機會執政,一定會盡一切的力量,確保台海局勢的穩定」、「我們會和周邊國家,包括中國,保持順暢的溝通,盡最大的努力增進了解、消弭歧見」。6月2日華爾街日報投書,蔡進一步表示「一個更加穩定一致的對中關係,需要透過與中國領導階層以及與台灣人民,都建立開放的溝通管道」。問題是,民進黨至今並未與大陸當局建立制度化的政黨溝通管道,蔡如何說服台灣民眾她將可以確保兩岸的順暢溝通?

總之,2015年蔡英文訪美,固然帶來台美關係的空前豐收,但隨之而來的兩岸關係挑戰,並未因此得到緩和,反有可能面臨新一波質問。為了讓「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以及「一個更穩定一致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新論述更具有說服力,蔡仍須在兩岸政治定位、兩岸溝通管道進行更深入說明,才能使台美關係的空前突破,與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同時並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