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把孩童當做純真的寶貝一樣呵護,自然也努力給他們營造一個純淨的環境,就像睡前故事和童話故事,總是完美的讓人無限嚮往,直到孩子自己發現了個中的殘酷。其實于孩子而言,這也是自身成長的體現。
應該在每個女孩心中曾經都有過自己成為公主的想象,或多或少地對童話的美好有過憧憬。然後在長久的憧憬之後發現其實現實生活當中並沒有任何成為公主的可能性,就再也不相信童話了吧。
然而在格林童話裡面,最原始的故事並不像現在這麼的乾淨唯美。白雪公主是被親生母親所殺,並且原因是母親嫉妒國王對白雪公主的愛戀。因為太難以接受被讀者投訴,格林兄弟在第二版才把生母改為繼母。直到現在,亂倫的故事才淨化成適合兒童閱讀的版本。而童年的概念也是被發明出來的。在波茲曼看來,“人們開始接受兒童不會、也不能共享成人的語言、學識、趣味、愛好和社交生活,成人的任務其實是要幫助兒童為未來能夠應付成人的符號世界而做準備”這才是童年概念誕生的來源。
但是在兒童脫離童年,成長的過程中,對世界慢慢的也從童話的幻想中覺醒。為什麼童話不僅在兒童這個年齡段流行,也在成人世界里盛行,是因為每個階段都有著對童話的不同解讀和共鳴。
小時候,會認為,灰姑娘的母親教給灰姑娘的“堅強勇敢,仁慈善良”和信奉仙女教母是每個人得到幸福的真諦,並且或多或少的覺得自己也有可能是被上天眷顧的一員,會有王子來改變你的命運。
漸漸地長大之後,發現所謂的王子,我們根本沒機會接觸到,就算是僅剩的英國皇室的王子也和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並且找不到重合的可能性,童話開始被認為是哄小孩的讀物。再後來,綠茶婊的誕生讓我們看到現實版灰姑娘的出現,燃起了眾多少女的鬥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奶茶妹妹了,雖然東哥不是什麼英俊帥氣的王子,但是他至少擁有他的一個王國,而且可能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夠不著的了。隨之而來對霸道總裁的幻想開始深深根植與少女心中,也掀起了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的瑪麗蘇風潮。少女們對童話結局的渴望就是狗血劇狗血小說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又綿延昌盛的緣由。
我們對童話的更加深入的了解發現,童話其實也是社會思想潮流的一個反映,就像古代流行的神話傳說一樣,都反映了當權者的思想引導和百姓的願望。古代的宗教神話傳說多是有輪迴的概念,倡導此生受苦受難為來世積攢福報,這樣的故事能讓統治者更容易掌控民心;而上世紀非常流行的迪士尼童話,倡導的是婦女歷經磨難堅強隱忍才能獲得偉大男性的救贖,也與當時戰爭時期的女性孤苦的生活相呼應。
現在,純淨的童話依然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想象、跟上思想的風潮,因此許多改編童話、暗黑童話也開始走俏市場。《小紅帽》被改編成恐怖電影、《童話鎮》里的童話角色離經叛道、《格林童話》的同人改編小說充滿性和暴力的元素,這樣的童話更多的是滿足現代成人產品。
最近迪士尼的真人版《灰姑娘》上映,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迪士尼毫無改編的情節和人物設定沒有新意。但是我們這一批看著迪士尼童話成長的人,重新看真人版電影,會有萬般思緒湧上心頭,除了對童年的懷念,還有對童話的不同解讀,不過這也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成長經歷,這樣的話,尊重原作的電影才能體現出它真正的價值。
隻言片語不能完全道出對童話的完整印象,但是至少能共享之,望能帶來一點點思考。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