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首席分析師符銘財表示,新加坡與台灣都是天然資源不足國家,然而新加坡決定不朝向第一、二級產業,不以勞力密集的製造業為主,因為專業人才知識無法被自動化機械取代,新加坡以金融產業為主體全力發展。
不過,符銘財也指出,以金融為主的貿易體系,也容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甚重,新加坡從2008年受到金融海嘯衝擊、表現受限制,也讓新加坡更積極擴展對外貿易關係與區域經濟整合。不過,全球經濟景氣逐漸復甦,新加坡未來4、5年重回龍頭的機會非常大。
反觀台灣長期在製造業著墨,面臨週邊經濟體的挑戰,符銘財覺得,產業結構有改變必要,不能只調整結構,像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推動,就有機會創造與東南亞市場一樣的優勢,讓外資(FDI)回到台灣來。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說,台灣失業率創下近7年新低,但薪水卻未能同步成長,跟市場人力供需失衡有很大的關係。
王健全補充表示,台灣不缺人才,但年輕人就業喜歡選擇服務業,卻因進入服務業門檻低而薪水較低,造成專業技術性低容易被取代,因此,薪資較高的製造業一直缺人,薪水較低的服務業卻擠破頭。
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台灣應該利用中國大陸當作去東協市場的跳板,王健全認為,要達到開放經濟需要政策解圍以及區域經濟整合的協助,否則沒有好的對外商業模式來發展規模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