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提醒爸爸媽媽「寶寶食慾差,小心缺鐵性貧血!」

大成報/ 2015.03.04 00:00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2歲半祐祐上了幼兒園後,接二連三生病住院,食慾越來越差,活動力也大不如前。原本祐祐的食量不錯,不過總是嫌肉硬,一向不愛吃肉。住院期間抽血發現貧血情況越來越嚴重,詳細檢查後診斷為缺鐵性貧血,開始補充鐵劑。祐祐媽媽同時也將肉類用食物料理機打碎,使得更好入口。經過半年規律的補充鐵劑及食物補充後,祐祐臉色恢復紅潤,食量和活動力也都恢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李孟如醫師表示,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貯存鐵缺乏,影響了血紅蛋白合成致使血紅蛋白減少而引起的一種小球性貧血。大多發病緩慢,症狀輕重取決於貧血程度和貧血發生、發展的速度。缺鐵性貧血可發生於各種年齡,通常剛出生的嬰兒體內還含有足夠量的鐵,但進入6個月後,對於鐵的需求也較成人高,這個時期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缺鐵影響大腦和神經的發育,若不及時糾正,過了這個時期即使貧血改善了,對大腦和神經造成的影響,也不可逆轉了。

李孟如醫師提醒爸爸媽媽,缺鐵性貧血的一般表現包括皮膚粘膜逐漸蒼白,容易疲倦,食慾不振,不愛活動,容易感染。較大孩童可觀察到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長期缺鐵會導致生長遲緩,甚至智力低於一般正常兒童。其他較少見的症狀還包括腿抽筋,嗜吃冰,匙狀指。治療以鐵劑及食物補充為主,目前市售鐵劑有提供水劑劑型,專供孩童或錠劑接受度不佳的病患服用,治療效果佳。一般是建議連續吃4∼6個月鐵劑,達到抽血結果正常後,繼續服用2∼3個月,好讓體內鐵的儲存量足夠。

李孟如醫師最後強調,平日藉由食物攝取鐵才是根本之道,多吃含鐵量高的食物。通常顏色愈紅,含紅血素鐵愈高。紅肉,如牛肉及羊肉都是鐵的好來源,動物性食物的鐵量比植物性高。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類也要多吃,可增強鐵的吸收。要另外提醒大家的是吃含鐵食物的同時,要減少茶和咖啡的攝取,因茶和咖啡分會抑制鐵的吸收。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心目中的寶,成長發育是條單行道。鐵的攝取及吸收不困難,但常被忽略。李孟如醫師提醒爸爸媽媽檢視一下寶寶的菜單,若鐵含量多的食物不多,就開始幫寶寶補充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