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義小鎮特尼 情人之父的故鄉

中央社/ 2015.02.14 00:00
(中央社記者鄭傑憶羅馬特稿)情人節成為全球歡慶的日子,然而,很少人知道,「情人節之父」聖瓦倫蒂諾的故鄉是義大利小鎮特尼;瓦倫蒂諾為信仰殉道,他和情人節的關係,多是商人營造的傳說。

特尼(Terni)在19世紀末快速工業化,設有鋼鐵和兵工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為敵軍攻擊目標,許多古建築付之一炬,因此市中心不如多數義大利城市古色古香。

特尼最有名的人物,就屬聖瓦倫蒂諾(San Valentino),他殉道的日子成為全球有情人歡慶的節日,他也被視為全世界的愛情守護神。

由於時代久遠,有關他的紀錄不多,但資料顯示,瓦倫蒂諾生前與守護情人的關係其實不大。瓦倫蒂諾可能在西元176年,生於羅馬帝國的貴族家庭,在21歲時就成為特尼的主教,當時官方尚未承認基督教,面臨迫害威脅。

因為他不聽從命令清除基督徒,反而嘗試說服皇帝信教,最後皇帝奧瑞里亞諾(Aureliano)在273年2月14日,下令羅馬士兵將他斬首。

瓦倫蒂諾相當於活了97歲,在古代相當少見,因此有學者認為他的生年不詳。

到了5世紀,開始有特尼人在2月14日慶祝聖瓦倫蒂諾節,並逐漸往歐洲各地擴散。瓦倫蒂諾被視為受壓迫者、癲癇病的守護者。他和愛情的聯繫,可能來自於古老的羅馬民間信仰。

在民間信仰中,2月15日是牧神節(Lupercalia),為感謝他趕走狼群、守候牧羊人和羊群,古羅馬人會在這天舉辦慶典,並宰殺牲畜獻祭。

就在這天,會抽籤決定當年有哪些少男、少女可以結婚,慢慢演變出致送禮習俗,並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歷史學家范齊尼(Gianna Vancini)認為,教宗哲拉修一世(Pope Gelasius I)為了讓牧神節和基督教合流,將兩者合併在2月14日慶祝,聖瓦倫蒂諾漸漸成了守護情侶的月老。

情人節大放異彩,還是要靠商人之手。19世紀中,美國人為推廣源自英國、精雕細琢飾有花邊的卡片,鼓勵大家在2月14日寫下甜言蜜語送給意中人,並強調這天是「瓦倫蒂諾日」(Valentine’s day)。

還有人出版書籍,蒐羅各式各樣的綿綿情話,讓有情人不用搜索枯腸,就能傳濃情。如今手機、電腦當道,卡片漸漸乏人問津。重要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不是在商人鼓動下,為了鮮花、燭光晚餐付出高昂「愛的代價」。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