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工業局推動發展安全高值新石化產業 成功籌組31個關鍵材料研發聯盟

大成報/ 2015.01.30 00:00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台北報導】

石化產業為我國經濟發展之重要產業,產值達新台幣2.02兆元,約占我國產業總產值15%,廠商計1,041家,從業人員達50,133人。近年來面臨全球產能過剩及美國頁岩氣、中國煤化工等低廉原料興起之巨大競爭壓力,經濟部工業局利用各種政府資源,協助廠商突破發展瓶頸,朝高值化發展,在經過3年的努力,工業局及推動辦公室以「鼓勵廠商在台設立研發中心」、「籌組關鍵材料研發聯盟」、「協助完成試量產」、「籌組產品應用研發聯盟」、「完成設廠量產」等五步驟為推動重點,協助業者從研發到商業量產,突破各階段發展問題,提升業者投入意願,加速量產商品化速度。

經濟部工業局表示,自101年起已成功協助中石化、聯成化學等8家公司在台設立研發中心,發展自主關鍵技術,帶動培育研發人才。解決高階研發人才不足問題,提升研發人力資源。在推動高值化產品的研發量產方面,工業局及推動辦公室首先篩選出國內強項產業發展需求之關鍵材料,以「籌組關鍵材料研發聯盟」、「協助完成試量產」、「籌組產品應用研發聯盟」3個步驟,協助廠商突破技術、原料與產業鏈結的瓶頸。

工業局及推動辦公室3年來已成功籌組31個關鍵材料研發聯盟,包括:車材/運動器材用/3C用的高熔融強度改質環保輕量化的特殊PP材料。103年為協助產業解決試量產所需投入的時間及經費,主動協助台聚、奇美、南帝等3家取得試量產計畫補助,建立試量產工廠及產品驗證評估,降低廠商研發投入風險,提高實驗室研發成果落實商品化的誘因。同時,為協助業者尋求更多元之規格及用途,並於去年成立汽車材料及3D列印2個主題式產品應用研發聯盟,提升跨領域的產業接軌機會。

工業局表示,石化業在台的發展因面臨土地、水電、環評等問題而影響廠商投資意願及量產時程,3年來,工業局與推動辦公室已協助台灣科騰通過環評審查、完成長春集團用水不足之協調、協助中油公司新三輕取得量產許可、出光公司通過環評審查等20件投資障礙排除。

工業局表示,未來工業局及推動辦公室將持續朝「安全高值新石化」的方向發展,透過政策工具的運用,提升高值化石化業者設立「研發中心」及「試量產計畫」的執行與補助,結合政府及產學研力量,加速展開「關鍵材料研發聯盟」及「產品應用研發聯盟」的籌組,藉由上中下游業者聯合提案或簽署合作協議,積極進行試量產研發,鏈結下游產品之認證、開發、量產化,加速終端應用產品商業化。並與產業界通力合作,擴大優質石化廠商的標竿學習,來重塑石化產業的形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