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水稻抗逆境基因 中研院研發逾20種

客家電視台/ 2015.01.23 00:00
目前國內停灌休耕的面積,4萬1千公頃,超過一半面積是稻作,主要是因為,種植水稻耗水量大,之前系列報導中,從水權分配、稻農補助、水資源合理運用等面向,探討農民在旱象中遇到的困境,其實面對極端氣候,國內耐旱稻的品種研究,早就開始,中研院目前已發現20種左右的抗極端氣候的基因,農改場耐旱稻的育種,也正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不過礙於法規或是農民的耕種習性,要推廣有不少障礙要排除,但其實這次停灌面積,最大的桃竹地區,還是有農民,早就先透過轉作的方式,因應可能發生的旱象,到底成果如何,透過鏡頭一起來看。

一大早就來到果園裡,忙著照顧番茄,農民羅應威原本也是種稻起家,擁有5分地的他,在8年前接受農會輔導改種番茄,並透過網路自產自銷。

果農 羅應威:「以前耕種收的稻穀,全部交到農會,價格是公定價,比較沒有這麼好,因為我們做精緻(番茄),自己賣的價格就會比較好。」

種番茄除了收入增加,還帶來的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節水。

果農 羅應威:「像我5分地一次灌溉,要用差不多2、3個小時的水,水量很大,不過現在轉作為番茄的時候,用水就比較省,抽30分鐘的水到水塔,就可以澆3、4天水。」

因為轉作減少耗水的例子,再來看觀音農民林逢德,5年前就已經感受到,極端氣候的衝擊,於是試著改種小麥,直到去年8甲的地,有近4噸的收成,成效還不錯,用水量也只有稻作的5分之1。

觀音農民 林逢德:「發現雜糧類不用那麼多水,就試種看看,它要用到的水,只要水稻的5分之1,不用這麼多水。」

小麥成功的經驗,讓林逢德今年再放膽,試種一分地的高粱 ,不過由於種植雜糧,技術不夠成熟,大部分轉種農民,都還沒回本,各地農會也都還在觀望,因此除了稻田轉作之外,如何在缺水的時候,讓稻田能正常耕作,成了現階段最重要的課題。農改場的稻米育種家,則嘗試從雜交育種中,透過節水種植,尋找耐旱的稻米品種。

台南農改場嘉義分場場長 羅正宗:「我們現在所有的品種,都是在這個模式底下去選拔,前面盡量以插秧的方式,到一定時間之後讓它節水,後面會影響到,產量跟品質的生育階段,也是灌水下去,就中間這一段節水,那我們這樣試過了,大概可以節省,20%到30%的水量。」

至少20%的省水量,是個很可觀的數字,但即使找到耐旱品種,到能夠實際在各地種植,至少也要3年的時間,甚至還得顧慮農民的意願。

台南農改場嘉義分場場長 羅正宗:「在過去因為,水的灌溉他們很習慣,現在突然之間,把它弄得某一段時間要節水,那他可能會有反彈。」

為了能更快使稻米,對抗各種天災蟲害的逆境,中研院從十多年前,就啟動計畫,至今已經找到,20多種抗逆境的基因,甚至成功研發出可抗旱、抗災的稻米,然而國內的法規不完備,以及消費者對於基改食品的疑慮,成了當前最大的阻礙。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余淑美:「政府在這方面,我覺得還太消極了,他們在農業政策上面,都站在一個很保護的一個立場,然後只想到眼前這個的問題,可是沒有對5年、10年以後,台灣的需要,然後全球的需要,我們應該走到什麼樣子的地步,其實沒有一個很好的規畫。」

面對未來,不再是「異常」的極端氣候,不管是農民尋求轉種,或者是研究單位,各種農產的改良,都是在跟老天賽跑,農民觀念會轉變嗎?當政者能看得更遠嗎?恐怕都將成為左右勝負的關鍵。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