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應行大部會制!【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5.01.15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最近朱立倫競選國民黨主席提出修憲改政體為內閣制;將來台灣要採何政體?是內閣制?總統制?雙首長制?還是蘇維埃政府?恐怕各黨派要吵很久,不過「修憲」倒是大家共有的共識,吾人前曾提出採「雙首長制」之淺見,蓋因擔心害怕國民黨的黨產對國會議員和內閣總理之選舉發生太巨大的作用,像新北市議長或台南市議長選舉那樣,更擔心「豬仔總統曹錕」之歷史重演;故在國民黨黨產未歸零以及國民黨競選文化未改善之前採用內閣制對台灣是很不理想也很令人擔心的制度,這是吾人主張雙首長制之理由。若朝野真要推動修憲,本人願再不揣淺陋野人獻曝一些淺見,敬請各方參考指正。

國民黨政府剛剛行憲時,中央政府是一府五院八部二會行諸於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六億多人口,後來敗逃台灣以後,卻在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統治二千三百萬人口時把政府不斷膨脹不斷擴編,政府規模愈編愈大、文官職等愈調愈高、公務人員愈來愈多,可是效率愈來愈底、政風愈來愈腐敗,政風愈腐敗、政風檢調人員就愈來愈多;中央已不斷在擴編、地方亦有福同享、院轄市從一個變兩個變五個,今年堂堂邁入第六個院轄市,院轄市的單位首長跟著水漲船高、一躍成政務官;現在都會區政務官一大堆滿街跑就像台北市的將軍一樣,地上的星星比天上星星還多,政務官多星星多則人事費用就被墊高;一位少將退下來啥事都不用幹每月可領十多萬,一位台北市警分局長退下來啥事都不用幹每月就領將近十萬,一對同職等夫妻雙雙爽退每月就可領將近二十萬,而台灣三十歲以下年輕人平均月薪三萬元,台灣這種制度和昔日中國歷朝歷代農民有何不同?歷代農民革命都因三餐不得溫飽,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溫飽能不革命嗎?所以現在的文武官制和薪制一定都要調整,所得分配制度也要調整,李鴻源部長的「台灣如何成為一流的國家」,筆者要幫他補述幾章。

台灣現在行政院下面有32部會、在考試院下面有二部二會、在監察院下面有一部(以上在中國都隸屬於國務院)共37部會;反觀中國土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台灣約300倍大)、人口13.5億人(台灣60倍之多)也不過設25部會17個直屬機構,共42各部會署,只比台灣多五個,不過因中國是以黨領政,很多重大決策都在黨中央的政治局判決掉了,所以這種比較是有點不盡合理,不過台灣的中央政府部會實在是真的太多了,多到很多部會組織規模與管理之業務都不如一些大的鄉鎮市區,幹這種部會首長只有官銜大,其他都不大、虛有其表,難怪部會首長看到國會議員就矮一截、國會議員看到大的鄉鎮市區長又矮一截;這樣的制度根本就把部長司長化、司長科長化,科長就只有承上啟下當召集人、連一點決策權也沒有,這樣的文官體制如何培養堪為國用的高階文官人才,台灣如何成為一流的國家。

所以將來修憲時應該把各部會組織「壯大」起來,一些業務性質相近的就納入同一部會內,很多事在「部內協調即可」,內部協調總比外部協調容易得多,這就是經濟學理論的把外部經濟變成內部經濟,內部經濟比外部經濟容易控制;譬如現有的客委會、原民會都納入內政部管理,在內政部下設客家事務署和原住民事務署即可,因這兩個委員會實在太袖珍型了,過去政黨為了爭取客家人和原住民之選票而亂開支票亂設部會,以國家資源作為政策買票之工具,這在國家治理與國家風險管理來講都是很亂七八糟的事;至於國軍退輔會也可以在衛生福利部下設一個署管理即可;若為了爭取族群選票就要設一個部會、那不久也要再設一個「新住民輔導委員會」,現在台灣新住民已比原住民人口還多,而且也組織政黨參與選舉、也有人當選村里長和鄉鎮代表,這些人團結起來可以影響當選三四席國會議員在國會組織黨團、甚至可影響總統選舉,屆時能不成立「新住民輔導委員會」來專責為他們服務嗎?若將來只在內政部下面設一個署來權理新住民事務行嗎?所以基於各族群一律平等之原則,全部取消部會級改設署即可,就像體委會和青輔會改到教育部下設署管理相關業務可也。

行政院下有兩個部會的名稱可能需要「必也正名乎」,一個是經濟部一個是文化部;當前「經濟」是無所不包的,從產業經濟、農業經濟、文創經濟、勞工經濟、教育經濟、人力經濟、政治經濟、法律經濟、海洋經濟、科技經濟、環保經濟、工程經濟、營建經濟、運輸經濟、民生經濟、國防經濟、國際經濟、社會經濟、財稅金融等等幾乎是無所不包,所以以後「經濟部」最好勿用,要用就用在綜合性的如「經濟設計委員會」或「經濟建設委員會」等。另一個「文化」也是包山包海的;以前幹過教育部長、國民黨中央秘書長的張曉峰博士向蔣介石報告想辦一所大學,蔣介石一聽很高興就大筆一揮寫了「中國文化學院」送給張老夫子當校名,並交代教育部長核准設校也交代中央銀行總裁徐柏園撥六千萬元支助創校基金及交代陽明山管理局局長潘其武撥山仔后土地給「中國文化學院」辦校;其實當時張曉峰博士已自己訂了校名叫「遠東大學」,但蔣介石送了校名、校地和創校基金也不得不接受;不過張老夫子一轉身不由得樂上心頭,蓋「文化」也者無所不包也,中西合璧、古今皆可、連國術、運動、體育、音樂、電影、戲劇、美術、建築、工程、水利、宗教甚至食衣住行育樂都包含在「文化」之內,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文化大學」因而晚了二十多年才出來;這就是「文化」二字之妙用無窮,所以文化部最好還是和教育部合併為「文教部」,以後有關教育和文化業務之協調就不必提到行政院院會、只要在部內協調即可;經濟部也是一樣,最好改成產業部或工商部;另外外交部、僑務委員會、蒙藏委員會、大陸委員會也可合併成「外務部」;公共工程委員會也可改制為「國土建設暨安全部」,將環境保護署、海岸巡防署、內政部地政司和營建署全部編納進來,讓部會業務擴大、部長職權擴大;以前大家說「經建會」是財經小內閣,以後若能實施大部會制就會有很多小內閣,每個部會首長就是「小閣揆」,部會擴大了、部長權限擴大了、官威自然就出來了,如此再做出一些政績自然會贏得各方尊敬,國會議員也不會不看在眼裡,連鄉鎮市長也不把部長當一回事;這樣以官制擴大事權樹立官威,至少不會把部長做小了,那就枉當內閣閣員了(當然要有政績、沒政績就是766萬票的總統也是到處被丟鞋子,所以政務官要辦好政務才能贏得尊敬,這是政務官最起碼的條件;當政務官不能混吃等死的,也不能像柯文哲在管政務官像在管小科員一樣)。

過去各政黨為了爭選票和意識形態搞出一大堆「小部會」、浪費很多國家資源,這些都有礙於台灣成為一流的國家,所以未來若要修憲或修改行政院組織法最好朝「大部會制」方向修,最好修到十五個部會左右,以小而美的政府建立一流的偉大國家;今天有西歐國家國會議員來拜訪柯文哲市長,它們不是來考察台北市政而是學習柯文哲如何以一位台大醫院醫師的政治素人以公民社會的力量打敗財大勢大的國民黨和富可敵國的連戰家族(包括為數眾多的連友會集團),可見「小而美的組織」也可以建立「大而強的台灣」;中共出延安打天下時只有120多萬軍隊,蔣介石的國軍將近800萬,最後逃亡台灣躲藏的是國民黨;全世界一對一打敗國民黨的只有共產黨和柯文哲,這兩個勝利者開戰之始都是弱者,都是「逆轉勝」的經典;所以把「小部會」喬成「大部會」、把「大政府」修成「小政府」,這是吾人之淺見,尚請各方賢達指教。【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