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江蕙不可退出歌壇!【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 2015.01.03 00:00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2015年新年第二天晚上在各台電視上看到「江蕙宣佈退出歌壇」的專題報導,引起台灣社會巨大之迴響,第三天的平面媒體都以頭版報導此一消息,可見全民對「江蕙退出歌壇」之震撼與重視;吾人要在此鄭重向江蕙小姐請願:「江蕙小姐絕不可退出歌壇、以免傷了很多台灣人民的心」,真的,台灣可以沒有馬英九,但絕不能沒有江蕙,有了江蕙小姐歌聲之抒情與舒壓,多少可疏減一些馬英九政府不良施政帶給台灣人民之壓力,緩和一些社會之衝突、帶來社會較和諧之互動;所以基於台灣社會之最高利益著想,江蕙小姐絕不能退出歌壇。

江蕙小姐唱了三十多年的台語歌,讓台語歌傳遍兩岸三地海內外、還首次把台語歌唱進「小巨蛋」,讓台語歌不再是偏倚海角一隅的小眾歌曲、小氣歌調;江蕙這幾年每年的十幾場演唱會門票都是秒殺,有些買不到票的觀眾還要拜託國會議員去買票,國會議員辦公室電話為之灌爆;最後都買不到票了還去拜託南霸天高雄市長陳菊花媽向江蕙拜託加場演出,這才算解決選民兼歌迷失望之情;如此誇張之票房需求在國內外大概只有江蕙才有的行情,可見江蕙受到台灣歌迷熱烈歡迎愛護的程度,真是比昔日的「台語歌后」「國民歌后」鳳飛飛猶有過之,更難能可貴的是江蕙的演唱會第一排坐滿的是蔡英文、陳菊等本土派的政治人物,不管是欣賞江蕙的歌聲歌藝或是享受每場幾萬人歌迷大眾之掌聲,江蕙的歌聲歌藝已引來台灣政治領袖不敢忽視的人潮和民意;新科台北市長柯文哲說「若專業沒有問題那順著民意做就對了」;江蕙共得過十二座金曲獎最佳女歌星獎,特別是在地11、12、13、14界連續四年得獎後宣佈今後不再參選金曲獎要將機會讓給年輕人;她的「落雨聲」被點播七百萬次,這個輝煌紀錄迄今無人打破;江蕙也是全台灣歌星中唯一進入台北小巨蛋和高雄巨蛋「雙蛋」開演唱會者,而且2014年一年就連開16場「門票還是秒殺」,真是如台灣話講的「心長命短」(想要繼續唱以滿足不斷湧來的歌迷大眾、也沒有那個命再唱下去);江蕙這群打死不退、聽死無悔的歌迷大眾,不但江蕙不能忽視,政治人物更要重視,因為江蕙三四十年來的歌聲已滲進台灣每寸土地、灌入許多台灣人民之心海,江蕙的歌聲歌藝已變成台灣近代文化的一部份,就像余天和鳳飛飛的歌聲偶而就會竄出台灣人的腦際、盤旋在人們心思中,也如黃俊雄的「史艷文」布袋戲、楊麗花歌仔戲一樣,這些國寶級的藝文人士都已昇華為台灣的文化;國寶是越藏越值錢越珍貴的,是偶而要出來展覽或長期展出來讓國人欣賞怡樂國人、讓國人怡情養性以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的(四十多年前的加工區工廠內都播放風飛飛的歌曲其道理就在此);以江蕙今天的成就與資歷就如同軍方的上將一樣,上將是不能退伍的、必須隨時準備應國家徵召出來指揮參謀作戰的(中國大陸有的歌星也有軍階,如當今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歌后就是將軍)所以江蕙小姐是不能退出歌壇的,若江蕙真的退出歌壇可能引起整年的國民生產毛額下降,後果令人不敢想像。江蕙再繼續唱下去對振奮人心、撫平馬政府帶給人民之創傷之作用很大,故江蕙不宜輕言退出台灣歌壇,再繼續唱下去、待百年之後台灣人民一定會給江蕙建比鳳飛飛還大的紀念館,以酬謝江蕙小姐對台灣社會所做的偉大貢獻。

要江蕙繼續唱下去、當然也要把江蕙身體養好,國內的一流教學醫院應該組織醫療團隊幫江蕙會診,畢竟江蕙已不是一般「天后級」歌星而已,江蕙已是名符其實的「國寶級」歌星,讓江蕙能健健康康唱下去繼續為人民服務是台灣醫療團隊應該重視的天職,這比總統的醫療工作還應該重視(不要忘了柯文哲醫師曾在半小時內為連勝文組織醫療團隊搶救連大公子;江蕙比連勝文對台灣社會的貢獻大太多了吧,搶救連勝文只是搶救一條人命,搶救江蕙的健康有助於台灣社會之和諧和氣和和平發展、居功厥偉)。今後江蕙可以少唱歌但不可退出台灣歌壇,就像戒嚴時期之規定一樣,每天出來唱二首台語歌就行,如此怡樂台灣聽眾、庶幾告慰一下台灣人民被馬英九傷害的心靈;除此之外,江蕙亦可偶而到東年亞港澳美加和對岸福建省去做短期演唱,將天使天籟之音傳遍閩南人群聚地區,相信江蕙的天籟歌聲會有如羅馬梵諦岡教廷的和平鐘聲一般,帶給兩岸人民與閩南族群無限的歡愉與快樂,帶來社會之和諧和氣與和樂融融。

孔子的學生子夏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這是說雖然只是小小一技一藝之長也必有可觀可取的地方,江蕙畢其生於一役以一技一藝而發揮所長至淋漓盡致、而怡樂眾人怡心怡性、普渡眾生心靈、為艱苦困頓的社會底層注入活水養份,這亦是一種神聖的社會勞動工作,就是毛澤東所說「勞動神聖、勞工第一」之精神,吾人期許江蕙養好身體後再將此精神發揚光大,為台灣社會底層暨閩南語系社會繼續奮鬥;媽祖是閩南語系女神、現在連華北東北海外都有媽祖廟,相信江蕙的歌聲亦會傳遍大江南北海內外。【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