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企業家峰會的成長型和中小企業合作推動小組上午舉辦專題論壇,邀請兩岸商貿業者和政府官員探討「兩岸中小企業商貿服務平台及產業園區的路徑與機制」議題,謝士滄與談時作上述表示。
他說,台灣中小企業發展特色是以聚落方式成長,但自從產業鏈外移,個體斷鏈,台灣面臨失業率攀升、薪資停滯的後果。隨著區域經濟形成、資訊科技快速發展,台灣中小企業發展模式,必須根據國際分工重新定位。
在上海經商13年的謝士滄建議,以商貿供應鏈平台解決中小企業業者經營遭遇的困難。
他指出,商貿供應鏈平台是多功能服務載體、中小企業孵化平台(台灣稱「育成中心」),結合展銷、諮詢、媒合、輔導和培訓功能,讓兩岸中小企業、大陸台商等參與,可縮短企業育成時間、減輕財務負擔,提高經營成功率。
創夢市集公司總經理邱正生表示,北京中關村等大陸新創產業聚集區,呈現跨產業別的發展型態,可讓所有不同領域的創業家互相激盪、發展。
他建議,未來可透過兩岸交流,搭建交流機制和服務平台,讓兩岸在創業方面有更多互動交流、創業團隊熟悉大中華市場動態和遊戲規則,促成更多跨境合作與投資機會。
大陸江蘇省淮安市長曲福田表示,大陸經濟進入「新常態」,結構調整、創新驅動是最主要特徵,對中小企業來說是很大機遇。不過,融資、用工和用地等傳統難題,人力、資源和環境等成本增加,對中小企業仍形成挑戰。
曲福田認為,中小型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可朝4個方向努力:開拓內銷市場、以建立自主品牌推動創新、以資源重組實現規模經濟、以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